浅谈育人视角下高职语文的激励教育实施策略
魏薇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1月底,我接到新的教学任务,下学期接手一个35人的班级,教授语文课。当我还在为新班惴惴不安时,没想到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们不得不推迟开学。这个春天,我还没见到我的新学生们,就和他们隔网相望,开始网上学习的新征程了。
为了更好的认识他们,我从班主任处要来了35个学生的学籍信息,对他们的语文学习和家庭情况,先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35人的班级,是五年制高职专业,只有1位男同学,其他34位都是女同学。我看到这个数据后,第一个反应是,《红楼梦》课文剧的排演,他就是现成的贾宝玉啊,不用选角了。再仔细想想,作为唯一的一个异性,在班级群里学习会不会不适应,要多关注他一点。也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男孩,会勇敢选择,在大众眼里或许并不是特别适合男性从事的专业进行学习呢,这是我对“贾宝玉”的初印象。
就这样,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的网上学习征程。根据学生的听课和作业情况,我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尽量放慢新课时的学习进度,增加观看视频、在线答疑、游戏竞技等多种学习项目,提高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坚持了三周下来,整体还是比较顺利的,出勤率、作业完成率一直都在100%。网上教学的第四周,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主角果然就是班级的“贾宝玉”——张文彦(化名)同学。
宝藏蒙尘:网络困境激发教育智慧
事情是从一次课后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开始的,每天上课前,我都会核实语文课的出勤人数、昨天作业的上交数,将相关情况如实反馈在家长群里,请家长督促。不知什么原因,张文彦签到迟到了10分钟,昨天的作业也没有交,我有些疑惑,但没有深究,反馈给家长后就开始当日的网络授课了。待到下课,往班级群里一看,群里简直变成了张文彦的“批斗”大会场,原来语文“一门激起千层浪”,除了语文外,数学、英语、幼儿卫生学等数门课,小张同学近两天的表现也都不佳,任课老师纷纷反映,班主任气急败坏,勒令他把每门没交的作业罚抄三篇以示警戒。
语文课昨天的作业是古文的解析,三遍下来,任务量还是比较大的,我心里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小张同学就把罚的作业上交了,但是只是在线传文档照片给我,没有说一句话。我下载下来查阅,心下一惊,三遍古文解析,他只完成了两遍,第三遍是在第一遍的文稿上修改后,拍照给我的。他倒是修饰得很“认真”,删减、符号、涂改都用上了,但是还是小孩子心性,他不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在抄写文章两遍时,连字距、标点、每行的第一个字都是一样的。很显然他说谎了,他逃避了处罚,还选择欺骗老师,我的火气蹭蹭蹭地往上窜,下一秒就想转发作业图片给他家长和班主任,其学习态度真是太恶劣了!但我静了两秒,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班主任和家长肯定也会火冒三丈,继续加大处罚,然后批评教育,让孩子向我道歉、写保证书。疫情期间,我既没有办法当面了解情况,与他促膝常谈,也没有办法时时关注他的学习状况,查缺补漏,联想他最近的表现和今早上交作业的状态,明显他心里有气,觉得语文老师小题大做了,很可能现在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呢。此时的加大处罚,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他很难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最多也就意识到,语文老师不好骗!这绝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挖宝秘籍:网络符号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我思索了一晚上,一计浮上心头。临睡前,我给小张同学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外加一条文字消息“作业已收到,万望无下次”。他很快给我回复,“好的”。我接着说,“刚刚课代表给我请假(当然已和课代表串通好),说家里的电脑坏了,核查签到人数很不方便,老师希望你在此后的一周内代劳,你愿意吗”。隔了有十分钟,他终于又回复了俩字,“好的”。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虽然是一样的 “好的”,但他的内心波澜起伏,我暗喜,第一步成功了。
果然第二天第一节语文课,他早早的就出现在群里,比平时早了有二十分钟,提醒同学们签到,看来这个孩子很有责任心,我心中赞赏。就这样过了三天,小张同学再没迟到过,核查签到工作也做得很好,他会在距离上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发布还没有签到的同学名单,询问是否有因网络问题漏签和延迟的,一个男孩子心思能如此细腻,让我暗暗称奇。到第四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班级又有两个女孩子迟交作业了,我突然意识到教育的契机到了。这次,我没有再在家长群里发布消息,我私下发消息给小张同学,告诉他今天谁没有交作业,做好记录,然后我装作很苦恼的语气询问他,“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督促大家,疫情期间,老师又见不到你们,除了请家长督促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了云云”。果然,过了几分钟,小张同学回复了一个惊呆的表情说,“老师,您不知道QQ群有作业提醒功能吗”。然后,他发了截图过来,一步步告诉我怎么设置可以私发消息提醒没交作业的同学。我赶忙给他回复“6666”的符号表情,他回复了得意的笑。经过小张同学的提醒,班级没交作业的两个女同学,一个是因为网络问题,没有核查误以为上传成功了,一个是小马虎,写好作业忘记拍照上传了,她们很快上传好作业,向我连连道歉,自觉认罚默写诗歌一首并保证绝不会再有下次了。我隐了两个女生的名字,把聊天记录再次发给小张同学看,一是告诉他,他的提醒很奏效,今天所有同学都完成作业了,我很高兴;二是告诉他,这两个同学知错就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找理由、不逃避处罚、不推卸责任的做法,我很满意。过了许久,小张同学回复了两个字“好的”。又过了几分钟,他编辑了一段长文字,内容是关于提醒同学上传网络作业的注意事项,并明确一次提醒无效后告知家长督促的做法。我立刻给他回复了大拇指,这次他快速回复了一个害羞的表情。我们一个80后,一个00后,隔着屏幕,用网络符号表情把师生间的信任桥梁搭建并加固了。
第二天的作业,小张同学在当天作业下,补上了他上次偷工减料亏欠的那篇古文解析,我如常批改作业,给他加了个星星的符号表情,再没有提起这件事。一周之后,“贾宝玉”卸任了临时课代表职务,但他在语文课上慢慢活跃了起来,有时在线提交作业后,他还会给我私信留言,“老师,我今天的字写得好吧,求加星呀”,“老师,我觉得今年我们也过了一个寂静的春天”……他的纯真、他的开朗、他的积极思考,如一座宝藏般慢慢展现在我眼前,我也能感觉到我们师生间的春意在发芽,在期待着校园见面的那一天。
挖宝路上: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激励教育
网络授课,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已是一个难度挑战,而学生的日常管理更见难度新高。初时,经常能看到老师们在教工群里的“捉急”言论,我班某某还没有健康打卡,电话也的打不通怎么办?我班某某作业还没交,家长也联系不上怎么办?这次疫情把大家都困住了,许多老师感到手里就是一击棉花拳,就算你有十八班武艺也施展不了,孩子摸不着看不见,除了寄希望于家长的督促,似乎我们已无计可施了。
我们真的无计可施了吗?有时候越是在困境中越能激发出教育智慧。回顾我和“贾宝玉”的相处,网络造成了我们相处的困境,但是也提供了我们了解、和解的契机。我们作为“新晋师生”,从未见过面更谈不上信任,发现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我没有和当事人沟通了解情况,而是简单粗暴地告知家长,无形中把孩子孤立了起来,建立了师生之间厚厚的沟通屏障。孩子说谎逃避处罚,可谓矛盾的升级,但是隔着网络,我却“无计可施”。静静思索后,我先采取了“冷处理”,然后采用激励教育的方法,缓和师生间的矛盾,也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我多多了解、发现他的优点,最后等待合适何时的教育契机,运用同伴的影响策略,让孩子发现他也能和他的同学们一样,可以做得更好!在和孩子的网络交流中,我尽量放低姿态,以请教的态度,学习运用他所喜爱熟识的网络符号语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还没见过面的老师也是很亲切的。隔着网络的疏离,无法面见的无奈,已经产生的师生隔阂,因为我的“计谋”,孩子的“配合”,矛盾的坚冰慢慢消解了。冰融化了,“春天”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