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

石瑾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225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注式阅读方法,旨在分析其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性与实现路径。通过分析,指出批注式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核心素养;教学应用;实践效果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高中教育的重点任务。语文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其教学方法的转变尤为重要。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效果。

一、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概述

1.1 批注式阅读的定义与特征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促进积极阅读的策略,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进行互动。具体来说,批注式阅读指的是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读者通过在书页上标注、写下评论或提问等方式,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这种方法使阅读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而是一个涉及思考、反思和批判的动态过程。批注式阅读的特征包括互动性、反思性和个性化。互动性体现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双向交流,反思性则促使学生在阅读后能够再思考、总结,而个性化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对文本进行自由的解读和评价。

1.2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个体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和素养。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素养与适应能力。核心素养的内涵通常涵盖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则涉及对信息的分析与评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批注式阅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1.1 深化文本理解

深入文本理解是批注式阅读的一个主要目标。通过在关键段落或句子边缘进行标记,学生能够随时与文本展开对话,记录自己的感受、观点或疑问。这种即时反馈的方式,不仅能帮助他们在阅读时建立联系和提示思维,还能够促进对内容的反刍和巩固。例如,当学生在阅读散文时,遇到优美的描写或深刻的道理,他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悟或联想到的生活经历,从而使文本的情感和主题在他们心中更加鲜明和立体。

2.1.2 增强思维能力

批注式阅读还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批注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系列思维活动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质疑文本中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学生不仅在思考作者的逻辑,还培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时,针对一些复杂或者含糊的表述,学生的批注也鼓励他们寻求更多的资料来进行查证,从而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广度。最终,这种批注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深入阅读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促进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2.2.1 培养共情能力

批注式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感知他人情感的桥梁。在阅读故事情节或人物经历时,学生可以通过书写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角色情感的理解。这种共情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识别和理解他人所经历的情感状态,增强他们的同理心。例如,当学生阅读到一个关于困难与挑战的故事时,能够在批注中写下对角色的同情和理解,这不仅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内容,也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学生在社交环境中表现出更高的情感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2.2 价值观的引导

批注式阅读还为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提供了有效的指引。通过分析文本中的道德问答、人物抉择或社会问题,学生在批注中不仅能够记录自身的思考,还能探索更广泛的伦理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批注时,可以引导他们关注文本如何反映社会的正义、友情、亲情等主题,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批判性思考和自我反省,能够更好地辨别是非、形成独立见解,最终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树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积极价值观。

三、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策略

3.1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1.1 设计批注活动

设计批注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明确的目标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深的理解。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先对文本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段落和主题,提出鼓励学生批注的问题或任务。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对其中引发共鸣或持不同意见的段落进行批注,同时注释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3.1.2 创设互动环境

创设互动环境是有效实施批注式阅读的另一关键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批注和见解,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在阅读时所做的批注和思考,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之间的讨论,还能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鼓励他们质疑文本中的观点,并发表不同的看法。此外,利用现代技术,如电子阅读器或在线平台,学生可以在同一文本上进行实时批注,分享互动反馈,增强参与感。

3.2 作业与考核中的实施

3.2.1 创新作业形式

创新作业形式是落实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结合批注技巧。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特定文章后撰写反思日志,其中不仅要包含文本分析,还应结合自己的批注和感受。这种形式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回顾并整理自己的阅读过程,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阅读思维导图”,将他们在批注中提炼出的关键信息以图形呈现,这样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3.2.2 评价机制的建立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批注式阅读的实施至关重要。传统的评估方式往往侧重于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中的思考和努力。教师可以在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最终的作业质量,还要考虑他们在批注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和参与度。例如,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批注进行反思,分析其中的成长与不足。同时,可以设定明确的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批注的质量、数量和思维深度如何影响他们的得分,这样可以引导他们在阅读时更加主动和积极。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价机制,学生会更加重视批注过程,培养出对学习的开放态度,实现自我驱动与不断进步的目标。

四、结论

总结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指出其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呼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实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贡献力量。

此论文用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课 题 编 号:txjy2020144

参考文献;

[1]曹芝祥,周容.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4,(01):134-136.

[2]周飞飞.浅谈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中的有效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1,(28):119-120.

[3]汤先梅.浅谈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中的运用[J].高考,2019,(3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