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纸艺术在幼儿园大班特色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陆溢玮
江苏省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215600
【摘要】衍纸艺术有着色彩丰富、操作灵活的特点,成为幼儿园美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实践研究,从材料管理、技能分层、作品设计三个方面阐述大班衍纸活动的实施策略,并分析其对幼儿精细动作、专注力、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为幼儿园手工活动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班幼儿;衍纸艺术;精细动作;美育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应能使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衍纸艺术通过卷曲、捏压纸条塑造立体造型,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尤其适合大班幼儿。然而实践中存在材料杂乱、技能教学无序等问题。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为例,探索系统性开展衍纸活动的可行路径。
一、衍纸活动的教育价值
衍纸乃是帮助精细动作发展的有效载体,紧卷与松卷属于衍纸的基本技巧,不管是松卷抑或是紧卷,均可对拇指跟食指之间的对捏力量起到有效锻炼作用,提高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控制力,多根纸条的拼接同样可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可锻炼孩子的细致操作能力以及耐心,是一项对儿童成长有益的互动游戏。
衍纸是用于培养艺术创造力的实践平台,丰富多样的色彩搭配以及有创意的衍纸造型组合,可极大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且开放,比如,在特色活动里,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螺旋卷去表现壮观的 “气球世界”,或者借助泪滴形状的卷纸组合创造出一个神秘且生动的 “海底世界”,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衍纸艺术十分有趣,能推动幼儿学习品质全方位提升,借由这种精细的手工艺活动,孩子们可培育耐心与专注力,要完成复杂且精美的衍纸作品,孩子们得持续专注于手头事务,一般需保持专注15至20分钟,这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依据观察记录,幼儿进行衍纸活动时,因材料受限,他们主动与同伴协商的频率增长了40%,衍纸活动在提升孩子们艺术技能之际,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与沟通技巧。
二、大班衍纸活动的实施策略
在大班衍纸活动中,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我们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策略。这些策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材料,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并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一)材料管理的系统化设计
对我们衍纸活动所需要的各类材料展开系统化管理设计,涉及材料分类、存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等方面,收纳工具实现创新,采用分类收纳法,为便于孩子们迅速找到所需材料,引入创新收纳工具,运用分类收纳法,把不同宽度纸条放入不同尺寸盒子,如 3mm、5mm 和 10mm 宽度纸条分别置于对应盒子。依据卷纸形态分类,将松卷、紧卷及自由造型卷纸分别放进不同盒子,方便孩子们按需挑选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可识别性,我们使用了可视化标签。在标签上贴上实物照片,清晰地标示了每个盒子的用途,让幼儿直观地找到。
为保障衍纸活动可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三定原则”,其一为定人,即指定专门的值日生负责检查工作,以此保证每一位参与者可遵守规则,其二是定位,我们针对材料架进行了编号处理,目的在于方便材料的管理以及可快速取用,其三是定量,规定每人每次取用衍纸的数量为10条,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出现过度使用和浪费的情况。在实施这些规则之后,我们于大班幼儿放学之前开展了名为“纸条回家”的游戏,使得材料的损耗率有了明显降低,据统计,该活动让材料损耗率下降了65%,节约了资源的还提升了活动的可持续性。
(二)技能教学的阶梯式推进
1.基础技能分层教学
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阶梯式的推进方法,通过分层次的教学,逐步提升学生们的技能水平。如第一阶段:练习紧卷(工具辅助),作品:糖果棒、小太阳,帮助幼儿掌握卷纸基本力度,为后续更复杂的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松卷(徒手操作),作品:花朵、蜗牛壳,帮助幼儿学会控制卷纸的松紧变化,提高作品的美观度和精细度;最后一阶段:变形组合,作品:动物、建筑,综合运用多种造型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复杂作品。
2.教学要点解析
剖析各类基本造型要点,借助视频、图片、gif及讲解等多样方式,帮助幼儿清晰学习,紧卷技巧的详细步骤如下:首先要准备一张纸条与一个衍纸笔,把纸条一端固定在衍纸笔上,接着旋转衍纸笔,且保证纸条紧贴笔身,旋转过程中,大概旋转五圈上下,如此能保证纸条卷得较为紧实。旋转完毕后,用胶水在纸条末端固定,以防纸卷松散,教学进程里,发现一个常见问题:幼儿紧卷操作时,因手部力量控制不准,常易过度用力,致使卷纸变形,为防此情况出现,教师要耐心指导幼儿,使其学会恰当施加力量,保障卷纸形状与质量。再如松卷技巧的详细步骤:松卷技巧是在紧卷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按照紧卷技巧制作出一个紧实的纸卷。然后,轻轻地将纸卷放开,直到达到理想的大小和松紧度,过程中教师使用引导语:“让纸条像弹簧一样慢慢弹开”,帮助幼儿理解松卷的力度和节奏。
3.主题作品的生成性设计
我们构建了多样化的作品主题,以此激发幼儿对于衍纸艺术的兴趣以及创造力,
(1)生活化主题
季节系列:
春季:借助泪滴形状的卷纸拼贴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彩虹雨”作品,凭借不同颜色的搭配组合,呈现出春天雨后天空中彩虹那般绚丽多彩的景象,
冬季:借助将紧卷的纸张进行组合,制作出精美的“雪花贺卡”,每一片雪花都别具一格,呈现出冬季的纯净且美丽的特质。
节日系列:
母亲节:设计一款心形卷纸项链,用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之情,每一个卷纸都饱含着孩子对母亲的深厚情谊,
中秋节:创作一幅月亮与玉兔的立体画,依靠巧妙的构图以及色彩运用,营造出中秋节夜晚的神秘又浪漫的氛围,
(2)跨学科整合
数学渗透:在创作过程当中,孩子们需要统计所使用的卷纸数量,并且进行记录,孩子们在实践里学习数学知识。
语言表达:举办“衍纸故事会”,鼓励幼儿讲述自己作品背后的创意故事,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体会。
三、实践反思与优化建议
现存问题:在当下的幼儿手工活动当中,可发现有个别幼儿在使用胶水时,对于胶水使用量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这致使他们在开展手工制作的时候,出现粘贴不牢固或者胶水浪费的状况,对于一些结构相对复杂的手工作品而言,由于耗时比较长,部分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疲倦或者失去兴趣,导致他们中途放弃完成作品。
改进策略:为帮助幼儿把控胶水使用量,计划引入定量点胶器,这种点胶器每次按压出的胶水量是固定的,可有效帮助幼儿掌握适量的胶水使用,以此提高手工活动的效率与质量,针对复杂作品耗时较长这一问题,提出了“分段完成法”的改进策略,具体是把一个大型的手工作品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并且将这些任务分配到三天内完成。如此可以减轻幼儿的负担,又能让他们在完成每个小任务后收获成就感,提高他们完成整个作品的积极性,
延伸方向:为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亲子间的互动,计划开展“亲子衍纸工作坊”,借助这样的活动,家长可和孩子一同参与到手工制作里,共同体会创作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在环境创设方面,打算利用幼儿们制作的衍纸作品来装饰班级的主题墙,这样可美化教室环境,还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重视与欣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衍纸活动通过材料、技能、主题的三维设计,能有效促进大班幼儿多方面发展。未来我们会进一步探索与STEAM教育的融合模式,如结合光影原理制作动态衍纸装置,持续提升活动教育价值。
注:本文系张家港市2022年度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基于“田园劳动”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QN202201005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