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述多胎肉羊繁育在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

奴尔古丽·恰达特

新疆新源县新源镇人民政府,新疆伊犁 853500

摘要:本文围绕多胎肉羊繁育在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展开详细论述。通过阐述多胎肉羊繁育的概念及优势,分别从品种选育、养殖模式、营养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在规模化养殖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要点与难点,指出多胎肉羊繁育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提高养羊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关键词:多胎肉羊繁育;规模化养殖;肉羊产业;经济效益

在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养羊产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多胎肉羊繁殖性能好,育种效率高,群体生长快,将多胎肉羊应用于规模化养殖,对提高肉羊养殖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所以,对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多胎肉羊选育的运用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品种选育和多胎肉羊选育相结合

1.1多胎肉羊品种的导入和认定

规模化肉羊养殖过程中,品种问题是决定养殖效益高低的关键之一。多胎肉羊品种由于其繁殖性能高,可显著增加肉羊养殖数量以提高经济效益而受到养殖户的重视,多胎肉羊品种引种是促进养殖规模扩大、效益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引种时严格进行品种鉴定非常关键[1]。

普通多胎肉羊种类有小尾寒羊和湖羊,以繁殖力强而著称,小尾寒羊平均产羔率可达270%左右,湖羊产羔率也在230%-250%之间。引进这类品种,必须先严格调查供种单位。保证供种单位有合法资质,养殖管理水平好,系谱记录健全。看系谱可以了解种羊血统和繁殖性能,以免引进近亲繁殖和带有遗传疾病的羊只。品种鉴定也应从外观特征、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几个方面进行。在外貌方面,小尾寒羊的特点是体躯较高,鼻梁凸起,耳朵大而下垂;湖羊的全身覆盖着白色的毛发,其头部呈狭长形状,并且没有角。这些性状是初步判定品种纯正与否的重要依据。生长性能上,多胎肉羊品种一般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在引种过程中,需要对种羊生长记录进行观察,掌握种羊各生长阶段体重生长状况,筛选出生长性能良好的种羊。

1.2本地优质羊只与多胎品种的杂交改良

多胎肉羊养殖中,采用本地优质羊只与多胎品种杂交改良是有效方法。本地羊种经长期自然与人工选育,适应本地气候与饲料资源,但繁殖性能可能不足。通过与多胎品种杂交,可在保持适应性的同时,导入多胎性状。以某地本土山羊为例,该品种适应崎岖地形与粗饲料,但产羔率低,平均约150%。引进多胎萨能奶山羊杂交,以提高繁殖性能。实验中,合理计划杂交组合,科学配种,分析后代性状,包括繁殖能力、生长速率及肉质。确定最佳组合后,进行规模化改良,杂交后代展现杂种优势,繁殖性能显著提升。通过合理饲养管理与选育措施,如提供适宜饲料与环境,严格挑选优良个体留种,不断选育使性状稳定,形成适宜本地的新品种。此方式既发挥本地羊种优势,又引入多胎特性,为肉羊规模化养殖提供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2]。

2养殖模式选择和运用

2.1传统圈养和多胎肉羊相适应

传统圈养模式在肉羊养殖中应用广泛,对多胎肉羊培育尤为适配。该模式管理便捷,便于控制饲养环境,利于疫病防控,对多胎肉羊的繁殖及幼羔饲养至关重要。传统多胎肉羊圈养需合理规划羊舍布局,按肉羊生长阶段及繁殖状态划分区域,如种羊舍、妊娠母羊舍、哺乳母羊舍及育肥羊舍。妊娠母羊舍需保持安静、暖和、干燥,合理布置食槽、水槽,确保饲料、饮水充足。哺乳期母羊舍则需提供充足且空间适中的产羔栏,便于观察与照料。饲料供应是圈养过程中的关键,多胎肉羊繁殖期及哺乳期营养需求大,需供给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并根据生长阶段及繁殖状态适当调节营养成分。同时,需注意饲料质量与卫生,避免使用霉变饲料。疫病防控同样重要,应制定严密的防控制度,定期消毒羊舍,按科学程序接种疫苗,加强日常健康监测,及时隔离患病羊只,防止疫病蔓延。通过合理布局、科学供料及严格防控,传统圈养模式可为多胎肉羊提供良好环境,确保其繁殖与成长,提升规模化养殖效益[3]。

2.2舍饲-半舍饲-放牧养殖模式

舍饲-半舍饲-放牧养殖模式结合了舍饲与放牧的优势,特别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多胎肉羊,特别是在天然牧场资源丰富的地区。该模式根据肉羊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灵活安排放牧与舍饲时间[4]。在肉羊育肥前期和繁殖母羊妊娠前期,适当延长放牧时间,利用天然牧草资源,减少饲料成本。春天和秋天,气候适宜,牧草茂盛,每天放牧4-6小时。而在肉羊育肥后期、妊娠后期、哺乳期及冬季牧草缺乏时,则主要采取舍饲,提供精饲料和优质青贮饲料,满足高营养需求。在半舍饲半放牧模式下,羊群管理同样重要。放牧时,需合理控制羊群数量和放牧密度,避免过度放牧损害草原。同时,观察肉羊采食与健康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回舍后,补饲以弥补放牧营养不足。此外,放牧场地应定期轮换,确保草地恢复和生长,维持可持续利用。舍饲-半舍饲-放牧养殖模式不仅利用天然资源、降低成本,还能在关键时期为肉羊提供足够养分和优良环境,促进生长繁殖,是高效、可持续的规模化养殖模式[5]。

3结语

规模化养殖多胎肉羊选育的成功实践和运用,给养羊产业带来新的生机,能够进行科学的决策,促进养羊事业沿着规模化和高效化方向持续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优化,规模化养殖多胎肉羊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对于解决肉类供应问题,增加养殖效益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寇永谋,茹作娟,邵建文,孙亚莉,雍克宵.嘉峪关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24,43(4):77-78,87.

[2]黄佩娟.多胎肉羊的选育利用与饲养管理[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12):88-89.

[3]罗鹏.新疆地方绵羊养殖的发展和存在问题分析[J].新农业,2020(21):45.

[4]闫文军.肉羊生态养殖管理的优化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3,(20):97-99.

[5]边丽,丁莉.肉羊集约化养殖防疫体系建设问题及策略[J].畜禽业,2023,34(1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