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刘世晴

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第一小学 622655

引言

在 2022 年,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使得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向,为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提供了背景支持。与传统教师直接开展单篇文本教学的形式相比,大单元教学更具系统性的特征,促使教师将存在关联性的文本内容进行整合,以整体的角度开展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价值

在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到大单元教学的积极作用,并以大单元理念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从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来看,一方面,其促使教师改革自身的教学理念,从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且大单元教学由于涉及到多个文本内容,也促使教师在落实大单元教学中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教师仅灌输理论知识的弊端,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大单元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更学习到较多存在关联性的知识内容,可帮助学生完成对于语文知识的有效积累。并且大单元教学由于基于同一主题开展,可使得学生从不同维度理解主题的深刻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1]。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为促进大单元教学积极作用的发挥,教师应做好对于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做好大单元教学设计工作,为后续的教学实施做好准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包括《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以及《陀螺》三篇文章,均讲述了童年时期的美好生活,语文要素为学习利用批注的方式进行阅读,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体会人物的心情。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将大单元主题设计为“童年回忆”。在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可制定为学习利用刻画人物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的方式描写人物性格特点;能够结合文章中的描写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童年生活的美好;掌握利用批注进行阅读的方法。由于大单元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教师可结合单元主题为学生进行延伸,选择与单元主题契合的文章要求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将《忆儿时》、《去年天气旧亭台》、《我的小学》以及《儿童玩具》等均作为学生的拓展阅读文章,使得学生学习描写童年生活的多种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更为学生后续的写作积累素材[2]。

(二)创新大单元实施形式

1. 信息技术形式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大多以灌输理论知识的形式为主,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不强,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也是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需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更应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从而降低学生对于大单元知识的理解难度。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优质教学资源储备以及情境建构中的优势,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收录的文章均为景物描写文章。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其中的景物并不了解,也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原因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等为学生创设出单元内文章的场景,例如火烧云场景以及海底世界场景等,使得学生在沉浸式的场景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描写。

2. 实践活动形式

大单元教学涉及到多篇文本内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活动化的形式开展教学,将大单元教学内容打造为多个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为名著阅读单元,所收录的文章均节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在教师设计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为学生设计名著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选择四大名著中自己感兴趣的一部或者某一故事情节进行分享,说出自己对于这一故事或者某一人物的理解。教师也可为学生设计表演活动,要求学生选择名著中某一故事情节作为表演素材,以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演绎。由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具有较好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3]。

(三)完善大单元实施评价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其中的基础性环节,做好教学评价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是教师后续调整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在教师利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之后,由于其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适应大单元教学的要求。针对于此,教师不仅需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更应对于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成果反馈体系进行改革。一方面为评价指标的改革,教师不仅应考评学生对于单篇文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做好对于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表现、对于单元主题的理解情况、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情况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情况的评价,从整体的角度上评估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为评价方法的改革。由于大单元教学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再加上新课标的实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以及互相评价,并将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借助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大单元教学的针对性。

结语:将大单元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上,需做好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工作,并对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形式与实施评价进行优化,促进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的发挥,更为教师后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瑾, 赵明丽, 赵月. 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39(1):106-112.

[2] 易晓燕.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5(1):108-110.

[3] 朱兢 . 真实性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语文教学通讯 ,2024,1334(4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