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方法路径创新研究
齐爽 郝治中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50035
引言
新时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思政育人的重要职责。作为交通类高职院校,其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融入不深入、方法单一等问题,亟需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本研究立足实际,旨在构建符合交通行业需求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持。
一、现状分析
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已初步展开,但系统性不足。调研显示,多数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停留在简单结合层面,未能深入挖掘体育教学与交通职业素养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较为零散,缺乏与路桥、物流等专业特点相匹配的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技能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利用交通行业工作场景创设教学情境。评价体系侧重体能和技能指标,忽视学生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的成长性评价。同时,校企协同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不足,导致职业岗位要求与体育教学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充分发挥,亟需构建与交通行业特色相适应的一体化实施方案。
二、全过程融入的方法路径创新
(一)重构三维目标体系,强化价值引领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首先要从教学目标上进行系统性重构,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仅关注技能训练的局限,构建“技能掌握 + 素质养成+ 价值塑造”的三维目标体系。在技能层面,结合交通行业岗位需求,如路桥施工人员的体能耐力、物流专业学生的搬运技巧等,使体育训练更具职业针对性。在素质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抗压能力和规则意识,这些素质与交通行业的安全规范、工程管理高度契合。在价值塑造层面,通过体育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如长跑训练培养吃苦耐劳品质、球类运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针对不同专业制定差异化目标,例如路桥专业侧重耐力与毅力培养,物流专业强化敏捷性与协调性训练,确保体育课程思政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
(二)开发模块化思政案例库,实现精准融入
体育课程思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说教,而应通过具体案例实现自然渗透。可结合交通行业特点,开发模块化思政案例库,将思政元素嵌入不同教学单元。例如,在田径教学中引入“中国高铁建设者的体能挑战”案例,让学生理解高强度作业背后的职业精神;在篮球教学中模拟“施工团队协作”情境,强调沟通与配合在工程安全中的重要性;在体能训练中结合“紧急救援反应”案例,培养快速决策与责任意识。这些案例应贴近真实职业场景,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职业素养教育。此外,案例库应动态更新,结合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如智能物流对从业人员体能的新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3. 创新情境化教学方法,增强体验感
传统体育教学多以示范练习为主,学生参与感不足,思政效果有限。因此,需采用情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职业环境中深化认知。例如,设计“桥梁施工体能挑战赛”,模拟高空作业、重物搬运等场景,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交通建设者的艰辛与责任;开展“物流仓储协作训练”,通过团队搬运、货物分类等任务,培养高效协同的职业习惯;利用 VR 技术模拟驾驶或工程操作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安全规范的重要性。这些方法不仅能提升课堂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体育训练与职业素养的关联。可联合企业开发仿真训练项目,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思政成效
当前体育课程评价多以体能测试和技能考核为主,难以反映思政育人效果。因此,需建立涵盖技能、素质、价值观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技能层面,仍保留传统考核,但增加职业适应性指标,如物流专业学生的搬运效率、路桥专业学生的耐力持久性。在素质层面,采用观察记录法,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抗压能力、规则遵守等情况。在价值观层面,可通过问卷调查、成长档案等方式,跟踪学生职业态度的变化。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能全面衡量教学效果,还能促进校企协同育人,使体育课程思政更具行业针对性。
(五)深化校企协同机制,推动实践育人
体育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使体育教学与职业实践深度融合。可与交通类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如与路桥公司合作开展户外拓展训练,让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锻炼体能和意志;与物流企业联合设计“岗位体能挑战赛”,模拟仓储、运输等实际工作场景;邀请行业劳模、技能大师进校园,分享职业成长经历,强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通过校企协同,体育课程思政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符合交通行业需求的职业精神,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结束语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探索与实践。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路径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在案例开发、校企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未来将继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培养新时代交通行业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薛峰 . 课程思政“德育观”在高职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研究 [J]. 陕西教育 ( 高教 ),2022,(12):86-87.
[2] 唐曹恺夫 .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化措施 [J]. 试题与研究 ,2022,(32):40-42.
[3] 罗小玲 , 李艳萍 , 李国明 .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模型研究 [J]. 体育视野 ,2022,(04):56-58.
[4] 刘娜 , 阳刚 . 融合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教学的优化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12(03):140-142.本文系 2024 年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方法路径创新研究﹣﹣以为例 课题编号:SZYB-202438
作者简介:齐爽 (1987.9 )女 山东单县 硕士研究生 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