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推进学科阅读

作者

毛小莉

重庆市朝阳中学

有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普遍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此外,部分学生对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数学学科阅读不同于一般的文学阅读,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模式,强调逻辑性和精确性。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已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在阅读的新情境中的重现;

二、对新情境中的数学语句进行分解和组合;

三、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

四、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的知识加以整合。[1]

学科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在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本文将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多给学生提供数学阅读的材料, 鼓励学生阅读

(一)阅读数学课本

数学课本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分考书虑学生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 在日常教学中 ,往往有的教师因为害怕学生提前阅读数学书, 了解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课本中呈现的解解题方案, 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对数学课本进行深度阅读, 对数学课本的利用也仅局限在完成课后练练习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无意中形成了一种“阅读数学课本是教师的事, 与我无关”的错误意识。

教师不妨采取以下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上课前, 教师布置任务, 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提前阅读。

阅读时, 主要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 , 我读懂了……学生重点阅读课本本中呈现的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要思考这些方法背后的思路, 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记记录下这些方法背后的思路这个过程是深刻理解的过程。

第二:我的补充……这个环节,学生在读懂教材呈现解决问题几种方法的基础上上,还能想到哪些不同的方法, 把自己补充的方法记己录下来。

第三 : 我的困惑…………学生的能カ水平有差异 , 在自己阅读课本的过程中 , 肯定会或多或少少地遇到不同读不懂、想不通的问题, 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记录下来, 先尝试自己解决, 如果确实存在困难, 课上在组内和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研究。深入分析和研读学生的这些困惑, 恰恰是本节课的核心, 渗透透了解决问题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四 : 我的收获………这部分主要让学生主思考提前学习的收获 , 可以是知识上的收获、思想方法上的收获、思考问题角度的收获, 甚至可以是情感上的收获等, 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思辨的能力。[2]

有了课前的数学课本阅读,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补充、困惑和收获走进课堂,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教师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全班内进行讨论和交流,一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和收获,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在对课本的阅读中得到提升。

课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本每一部分最后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比如像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华东师大版71 页的阅读材料《从结绳计数到计算机》、179 页阅读材料《九树成行》等等。

(二)阅读课外读物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外阅读 " 有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它是 "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图书馆资源建设 "一章中这样界定" 课外阅读" 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图书馆应该基本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数学课外材料不仅有着精美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数学问题,更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的数学读物;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推荐一些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书籍。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推荐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这里我提前收集、整理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书籍,如《九章算术》《数学家的眼光》

《数学趣史》《趣味数学》《中小学数学报》《数学阅读》《快乐数学》等课外数学读物及数学学习指导读物,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拓宽阅读内容,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抽象与形象自然地融合,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3]

二、鼓励学生" 阅读" 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数学阅读不仅仅局限在某种文本上的阅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把握教学契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生一些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阅读学习方法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自主学习,因此,数学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持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逐渐教给学生一些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逐渐学会数学阅读。教师可以开展" 如何从文字中阅读数学信息 "," 如何从数学符号中阅读数学信息 "," 如何从术语、公式中阅读数学信息 "以及" 如何从图表中阅读数学信息" 等的研究活动,并且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数学语言简洁、抽象、严谨,呈现的形式又非常多样,题目中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等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学生需要深入阅读才能理解。我之前上的一节阅读课就提到了一种“三通”阅读法。它是一名教授曾容提出来的。 [4]

当学生阅读新知识或者新的材料题的时候,贯穿“三通”阅读法,使学生经过“粗读—精读—默读—习题—实验”等过程,使学生融会贯通。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通过读一读、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将题目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容易理解的语言。[5]

总之,教师要进行数学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技巧,相关的阅读物便成了服务于这些方法的载体、工具,而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认识的拓展,更有阅读方法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 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 校长阅刊,2018.

[2] 谭文军.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2024-09-06]

[3] 李欣欣.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阅读解题能力. 今日文教周刊 [2024-09-18]

[4] 奚飞 . 关注数学阅读 成就高效课堂——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J]. 科学大众 ( 科学教育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