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作者

于亚利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06845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能力的人才逐渐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教育工作中渗透深度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是新时代的关键教育问题。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大单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较,大单元教学具有知识整合性和拓展性。教师通过开展大单元教学,可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高阶思维,

一、以素养为纲,锚定大单元学习深度的目标

大单元教学首先要改变以往按课时零散授课的模式,而是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来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种关键能力:观察分析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能力(如区分溶液颜色变化与离子反应的关系)、用实验证据推导结论的能力(通过数据判断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建立模型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用碰撞理论说明浓度对反应的影响),以及设计创新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目标时,教师要先仔细研究课程标准,找出每个单元最核心的知识框架。比如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不能只让学生记住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关键是要让他们理解能量转化规律,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手机电池工作原理,或者计算不同燃料燃烧放热量。建议教师先把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列出来,然后用思维导图把这些知识点连成网络,最后标注出每个知识节点对应的核心素养要求。这样既能保证知识系统性,又能突出能力培养重点。

二、情境为桥,激发深度探究的持续动力

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需要让学生觉得真实、有用,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又能把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

举个例子,在讲化学反应速率这个单元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为什么冰箱能延长食物保质期?这个问题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马上就能联想到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温度,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食物变质的速度?这就自然引出了浓度、催化剂等知识点。而在电化学单元,教师可以从学生常见的电动车电池入手,提出为什么锂电池比铅酸电池更轻、续航更长?这个问题既涉及原电池原理,又能让学生理解不同电池材料的特性。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用化学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设计情境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真实,最好是学生见过或用过的东西;二是要有挑战性,不能太简单;三是要情境贯穿整个教学单元,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起来。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能持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为链,铺设高阶思维的进阶阶梯

目标与情境的落地,依赖精心设计的、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链。这些任务应超越简单的事实回忆和操作练习,指向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活动。任务设计需体现从基础构建到综合应用的逻辑进阶,并明确嵌入思维工具和方法(如建模、论证、实验设计优化)。如在“物质结构基础”大单元中,任务链可设计为:基于元素周期律预测陌生物质性质 → 利用晶体结构模型解释物质物理特性差异 →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某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 评析不同结构模型在解释物质性质时的优势与局限。如此,学生的思维深度随任务逐步提升。

四、评价为镜,照亮深度学习的行进轨迹

在大单元教学中,评价不能只靠一张试卷定结果。好的评价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用多种方式真实反映学生的进步。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一是过程性评价。比如在原电池单元中,可以记录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正确组装铜锌原电池;在化学反应速率单元,可以让学生绘制概念图,看看他们是否理解

温度、浓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是是表现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任务,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净水装置,或者针对某个化学现象进行小组辩论。通过观察他们的方案设计、问题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能更全面地评价学习效果。

三是档案袋评价。让学生把平时的实验报告、反思日记、改进方案等都收集起来。比如在有机化学单元,可以让学生记录每次实验的改进过程,这样既能看见他们的进步,也能培养反思能力。

评价标准要明确具体。看学生是否能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解释问题,实验设计是否有创新,分析问题是否严谨等。通过这些评价,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学生也能清楚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五、教师为导,促成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大单元教学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从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转变为学习情境的设计师、深度思维的引导者和学习进程的协作者。这要求教师深刻把握学科本质与结构,具备出色的单元整体规划能力、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捕捉与利用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元认知发展(如引导学生反思“我学到了什么?”“我是如何学会的?”“还有哪些困惑?”)的能力。教师的引导如同导航仪,确保学生在复杂知识海洋中朝向深度理解的方向前进。

结语

大单元教学为高中化学实现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结构化支撑。通过聚焦核心素养重构目标、创设贯穿性情境激发内驱、设计进阶任务锤炼思维、实施多维评价精准反馈、并推动教师角色深度转型,方能有效引导学生超越浅层知识的碎片化堆积,走向对化学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关键能力的切实发展以及科学思维与态度的内化养成。

参考文献

[1] 谢楚淇.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 [D]. 广东 : 广州大学 ,2023.

[2] 王旖旎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D]. 宁夏 : 宁夏大学 ,2023.

[3] 汪自真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D]. 黑龙江 : 佳木斯大学 ,2024.

本文系承德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 年度课题,“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究”,编号2403009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