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作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

吴才伟

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中心学校

引言: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阅读作业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很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质,且融入传统教学理念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全面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作业的应用。

一、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作业中的重要意义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便提出“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1]其核心在于倡导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性、能力程度、专长差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导,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因材施教”。回顾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各大学校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阻碍素质教育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重要学科之一,其阅读作业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在布置过程中就容易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别,采取统一标准、“一刀切”的方式,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兴趣的培养以及特长的发展。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分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能收获进步。教师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作业里,能够打破传统班级授课的固有模式,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助力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发展、不断提升。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作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层细化学生阅读等级

在小学语文阅读作业中,[1] 教师采取分层教学法需要深入了解并分析学生的阅读水平、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而对学生进行分层细化工作,为语文阅读作业的分层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乡下人家》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生活场景有哪些?请阅读课文并谈一谈你乡下人家的心得感悟。”,在问题引导下,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并根据自身理解举手回答看法。在此期间,教师侧重观察学生课堂讨论表现、小组活动参与度,并根据学生看法深入了解他们的阅读能力,做好对学生阅读能力分层细化的初步评估工作,将班级学生分为A/B/C。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层并非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每月进行一次阅读能力的相关测评,其内容涵盖阅读速度、理解准确率等,根据学生成绩波动和学习状态变化及时调整分层,如B 层学生连续两到三次测评的成绩优异,且学习态度十分积极可调至A 层。

(二)分层拓展作业目标

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等级的分层后,应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阅读情况设置不一样的作业目标,从而助力班级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综合能力。

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白桦》教学开展期间,语文教师可以联系本文章的阅读重点内容设计分层拓展作业目标。在对A 层学生拓展作业目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增加跨学科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将语文阅读与历史、科学等学科知识融合,引导学生探究其创作时代的历史背景等,并鼓励他们参与文学研究项目,尝试撰写作文刊物。在对B 层学生拓展作业目标时,教师可以设定深度探究性阅读目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白桦》,体会比喻、拟人、想象等修辞手法在其中呈现的表达效果,并模仿《白桦》撰写简短诗歌。在对C 层学生拓展作业目标时,教师可以设立生活应用阅读目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白桦去感受作者诗歌内容传递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作业目标指引下锻炼阅读水平,提高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分层深化作业内容

想要将分层教学法充分运用到语文阅读作业中,[3] 教师需要分层深化作业内容,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布置科学化、合理化的作业,从而全方位巩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强化学生阅读水平。

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猫》教学结束后,根据本单元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为 A/B/C层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内容。针对A 层学生,教师需要重视拓展题的内容设计,布置这样的作业:以“猫”为主题写一篇500 字左右的议论文,结合课文中老舍先生对猫的描写以及自己生活中对猫的观察和了解,谈谈猫这种动物的独特之处。针对B 层学生,教师要设计提高题内容,布置这样的作业:仔细阅读课文,梳理老舍先生描写猫的写作手法,并模仿这种写作手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200 字左右。针对 C 层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基础题,布置这样的作业: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工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并标注出段落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各造一个句子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内容训练,学生可以借助作业充分了解《猫》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和难点,激发语文学习自信心。

(四)分层创新作业形式

为了提高语文阅读作业质量,教师采样分层教学法需要创新原有的作业形式,通过布置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促进学生在阅读作业训练中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小英雄雨来( 节选)》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书面作业:发挥想象,以《雨来后来的故事》为题,结合课文背景和雨来的性格特点续写300 - 500字。口头作业:准备一段3 - 5 分钟的演讲词,以自身是雨来在村里的动员大会上发表演。实践作业:以“小英雄雨来”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雨来的主要事迹、经典语句、自己的感悟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形式的作业进行完成,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作业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推进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阅读作业完成效果。

结束语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理念成为小学语文发展的重要引路标,亦是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支撑。在当下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业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提高学生阅读作业质量,巩固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为学生今后掌握更复杂的语文阅读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郭磊清 . 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J].[2025-03-30].

[2] 程青丽 .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2017(3):1.

[3] 黄凤芳 .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成长 ,2024(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