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德育管理体系的策略探讨

作者

刘长金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一中学 重庆 401326

前言: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对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直接影响,但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足。所以需要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融合层面出发,充分展现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引领作用,解决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德育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有着促进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受到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影响,会主动对自身、周边世界进行深入思考。所以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认识优势与不足,形成积极自我概念,学会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等技能,养成积极乐观心态。二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当学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时,能够更加容易接受道德教育,理解道德规范,将其转变成为实际行动,树立起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等,做出正确选择[1]。

(二)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的融合能够丰富德育内涵,为德育提供新视角。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心理需求等,需要使用个性化教育方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采取心理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关注其情感体验、心理变化等,找出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或是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与接受德育。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德育目标与内容。如利用心理测评等工具,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性格特点等,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等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断提升道德修养。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德育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落实正确育人理念

一是学校、教师应当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如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需要规划好课程安排,确定适合的活动组织形式,保障教育工作有效实施。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情况。教育中学校、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差异,利用心理测评、问卷调查等方法,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如面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可以给予关注与鼓励,采取个别辅导、小组活动等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逐渐养成积极心态。面对学习压力相对较大的学生,可以开展减压活动,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身的心态,有效提升学习效果[2]。

(二)制定融合德育目标

一是目标制定中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管理各自的目标出发,找出二者之间的融合点,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满足学生全面成长需求。如培养爱国情怀时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史、文化等,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体验、情感变化等情况。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基地等,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逐渐增强爱国情感。在参观教育基地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享自身感受,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爱国情感的内涵,同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抓准教育时机,做好引导与启发工作,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品德修养。通过开展道德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道德规范,加深对道德内涵、意义等的认识,逐渐提升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所以在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解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如讲述道德故事时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故事中人物心理活动、行为动机等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道德行为的意义,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自觉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教师也要及时提供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道德观[3]。

(三)深入挖掘教育元素

一是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出发,不断挖掘其中隐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找准二者的融合点。在教材中存在许多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如讲述“情绪的管理”知识时需要向学生讲述情绪的基本类型、情绪对人的影响等,引导学生找出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强化学生积极情绪调节能力。课堂中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组织学生针对案例中人物情绪变化、应对方式等进行分析,思考自己在面对类似情况时会怎样处理。在学生探讨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情绪调节方法,能够始终保持良好心态,逐渐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二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研究,关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如讲述“树立远大理想”时需要引导学生找出实现理想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怎样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心态等。通过展示名人故事等,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在实现理想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需要始终保持良好心理素质,能够积极应对挫折。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制定出完善的理想规划,找出实现理想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强化学生抗挫折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精神。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管理体系建设中需要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打造良好教育环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渐提升道德素养。所以在初中阶段需要从全面落实正确育人理念出发,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体系融合工作,不断挖掘教育元素,保障德育教育高效开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策略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05):190-192.

[2] 聂 文 鹏 . 初 中 德 育 教 育 与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融 合 探 讨 [J]. 学 周 刊 ,2023,(07):87-90.

[3] 张育峰 . 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讨 [J]. 求知导刊 , 2023,(3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