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与科学学科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王波
敦化市实验小学校 133700
引言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课程发展方向,要求各学科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促进学生在综合思维、沟通表达、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成长。本文尝试立足实际教学,探索融合路径与可行策略,构建出一种系统、可操作的跨学科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与科学融合的内在契合性与现实基础
语文与科学虽分属人文与自然两大知识领域,但在小学阶段,两者都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为核心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诸如观察植物、动物或自然现象的写作与表达训练,与科学课中的观察记录、实验报告写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教版教材中,语文教材常常选取富有科学内涵的文章,如《蝴蝶的家》《火烧云》《太阳》,而科学教材则涉及大量需要语言组织与反思总结的活动,如记录种子发芽、生物生长等。这种天然的内容重叠为教学融合提供了素材基础。此外,从教学目标来看,语文与科学都强调思维品质的提升,如语文注重思辨性阅读和创造性表达,科学注重假设验证和归纳推理。在学习方式上,科学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语文则可通过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科学过程。基于这种契合性,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任务设计,将语文中的语言训练与科学的实验观察、知识表达、数据解读等有机整合,建构一种“双核驱动、协同发展”的跨学科教学模式。
二、跨学科教学目标的统整与课程内容的重构路径
构建小学语文与科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必须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统整,明确融合后的核心素养指向。教学目标需突破学科界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观察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合作沟通能力”四个维度展开。课程内容的重构则需从“主题- 问题- 任务”的思路出发,在语文和科学中寻找共同主题并构建综合任务。例如以“植物生长”为主题,科学教学可组织学生进行种植实验与生长观察,语文教学则引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创编童话故事或进行科学报告写作,实现知识内容与能力训练的协同推进。课程内容还应考虑年段特征,低年级注重感官观察与简单表述,高年级逐步过渡到逻辑推理与系统表达。同时,融合课程需遵循“语用为核、科学为体”的设计思路,确保语言能力是主线,科学素养是支撑,实现“双学科同推进、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架构。
三、融合教学的实施机制与课堂组织策略探索
小学语文与科学的融合教学需要构建有效的实施机制,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评价方式等。在教学组织上,建议采用“项目化学习”与“主题单元整合”方式,将多课时内容打包设计,鼓励教师跨学科协作备课,形成教学团队。在教学任务设计上,以真实问题为起点,构建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和表达性的任务。例如在“天气变化”主题中,科学课指导学生记录天气变化并分析规律,语文课则引导学生撰写观察报告或编写《天气预报》剧本,在综合活动中完成语言与科学能力的交互提升。教学资源的整合应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自然场馆、社会资源和数字化平台,为融合教学提供丰富素材。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组织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记录、现场采访、图文表达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成就感。
四、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与核心素养达成的监测
传统的学科教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核心,难以全面反映跨学科学习中的能力发展和素养生成。因此,融合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与综合性,采用“成长记录+ 成果展示+ 多元评价”的复合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记录观察过程、思维过程与表达过程,通过“学习日志”“任务成果”“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动态追踪学生语言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协同成长。在成果评价中,设置“科学表达比赛”“课题汇报演讲”“实验成果展示”等活动,既评过程又评表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表达的积极性。此外,评价指标应明确“观察力”“表达力”“协作力”“创新力”等核心素养要素,并结合实际情况量化评估,以确保教学目标落地。学校管理层也应配套教师评价机制,将融合教学成果纳入教师教研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参与积极性,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五、融合教学中的挑战与实践改进建议
尽管小学语文与科学的融合教学前景广阔,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多方面挑战。如教师跨学科素养不足、学科间课时安排不协调、课程评价缺乏系统标准、教学资源分散等问题亟待解决。对此,一方面应通过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构建“语文 + 科学”教师协同机制,鼓励教师双学科视野的养成;另一方面,学校应统筹课程计划,为融合教学安排灵活时间段与课时整合空间,支持项目化课程实施。此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指导性融合课程标准,提供典型示范案例与资源平台支持,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持续深化。只有不断推动教学实践变革、政策制度支持与资源保障三位一体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出高质量的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生态系统。
六、结论
小学语文与科学学科的融合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有效实践形式,是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与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跨学科合作机制建设,探索更丰富的融合主题与教学资源,持续优化教学实施路径与评价机制,为小学阶段课程整合与教育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怡静 . 项目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C]//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2024 年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年终研讨会论文集. 汉江师范学院;,2024:256-258.
[2] 林 燕 华 . 学 科 融 合 视 域 下 小 学 语 文 跨 学 科 学 习 探 究 [J]. 新 课 程 导学 ,2024,(36):95-98.
[3] 李杨 . 从课本到生活——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探索 [J]. 作家天地 ,2024,(3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