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在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养培养中的案例借鉴
胡燕
宿迁技师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成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道德素养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稳定。 道德素养,这不但关乎学生的全面进步,也与社会的稳定有关联。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部分,它包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等丰富内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征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之中,构建一种“长征精神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此模式为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策略。经由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长征精神的魅力,把抽象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这能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目前,已有部分职业院校开展了相关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长征精神是红军在漫长征途中铸就的崇高精神品质,具体表现为英勇无畏、不惧牺牲,持续奋进、坚定不移,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以及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勇于克服艰难险阻。“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的育人模式,就是把长征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里,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里体验、感悟长征精神,进而提升道德素养。这种育人模式相当重要。从一般性来讲,这能够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有帮助,能让学生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同时,此活动可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并培育其团队合作精神及责任感。就职业院校而言,其道德教育形式与内容得以丰富,道德教育实日常化了,对培养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挺有帮助的。
案例一:红色文化实地考察的实践活动
某职业院校组织了一次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学习红色文化。学校挑选了长征途中的重要之处,像遵义会议旧址、四渡赤水纪念馆之类的,让学生前往实地参观学习。在活动里,学生能通过参观纪念馆、听取讲解、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知晓长征历史与长征精神。同时,学校也安排了团队拓展活动,模拟长征途中的艰辛,让学生在团队协作里克服困难。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表示,经此次实地考察,深切体会到长征精神的伟大,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坚定,团队协作能力也有所提升。该校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将长征精神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长征精神,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这种活动形式直观、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值得其他职业院校借鉴。
案例二:关于长征精神主题的社团活动
另一所职业院校正式组建了“长征精神传承社团”,并开展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主题社团活动。社团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让成员学习长征历史与长征精神的相关知识。同时,社团也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像关爱孤寡老人、义务植树之类的,把长征精神里的奉献精神融入志愿服务里。社团活动里,学生经由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社团成员间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借助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与传承长征精神的平台,使学生成长、进步。
案例三: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某职业院校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基于长征精神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学校鼓励学生以长征精神为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比如说,这所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把长征文化当作主题,设计了不少文创产品,然后通过创业来推广销售。项目实施期间,学生们碰到资金匮乏、市场推广困难等问题,他们就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克服了不少困难。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长征精神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借鉴与启示
能从上述案例得知,“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对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来说,是可行且有效的。当其他职业院校参考这些案例时,需关注以下要点:
(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各职业院校因专业设置及学生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故需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实践项目及活动形式。例如,工科类院系可依托专业实训项目,举办“重走长征路”主题的机械制作活动;而商贸类院系则可组织红色电商助农的实践活动。要避免生硬套用,重点把握“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这一精神内核,创新设计契合本系特色的实践载体。同时也得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分层开展主题班会、情景剧展演、红色基地研学等差异化活动,保证教育成果。
(二)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在借鉴过程中,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关键。一方面,设计要突出针对性与实效性。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认知水平与成长需求,精心规划实践活动。比如,对于工科专业学生,可设计模拟长征工程建设等实践项目,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长征精神的坚韧不拔;针对文科专业学生,组织重走长征路的红色调研活动,要求学生以文字形式记录个人感悟,以此加深对长征精神深刻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要着重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加以重视。组建专门的活动筹备小组,其负责活动的策划、协调并执行。若要做好场地安排、物资准备、安全保障之类的准备工作,就能为活动顺利开展打下根基。在活动开展期间,需强化现场管理,且要及时处理突发状况,要保证学生参与活动时全神贯注,真正从实践活动里体验并感悟长征精神,从而增强自身道德素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育人模式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应强化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对长征精神的认知与理解水平,并增强其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借鉴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相当重要。教师是实施育人模式的核心,其素质对育人效果有直接影响。职业校得大力强化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工作。 一方面,得借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之类的形式,提升教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与理解,让他们深刻领会长征精神内涵,进而将其融入教学。另一方面,提升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能力,这不可被忽视,可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实地观察等活动,让教师更好地组织实践教学工作,进而保障“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在院校顺利推进,助力学生道德素养提升。
(四)建立长效机制
应把“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完整地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在方案里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标准等关键要素,从顶层设计方面保证育人模式科学合理。并且,要定期对育人模式的实施状况加以评估并给予反馈,依据实际成效来及时调整并完善,构建起动态优化的长效机制。经由此法,可保障育人模式得以持续开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养,为社会多培养德才双全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
总的来讲,“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这种育人模式,给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养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分析上述案例可知,该育人模式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上成效显著。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长征精神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价值,积极探索和实践“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在参考案例经验后,联系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推动“长征精神 +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在职业院校广泛应用并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