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养殖过程中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覃咏 何翠 韦小灵
1.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畜牧兽医水产站 重庆 408400 1.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畜牧兽医水产站 重庆 408400 3.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重庆 4084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羊在养殖过程中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策略。通过分析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病因,提出诊断方法。基于诊断结果,阐述了包括改善饲养环境、优化饲料营养和实施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治措施,这些措施能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综合防治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羊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其健康问题受到关注。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羊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羊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1.1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种类
羊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和气胸等。急性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流涕和呼吸困难。肺炎则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和肺部啰音。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气胸则是由于肺部或胸膜破裂导致空气进入胸腔,引起胸痛和呼吸困难。
1.2病因分析
(1)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例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链球菌等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2)环境因素: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3)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质量差、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不良因素,会增加疾病的风险。
1.3病理变化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肺炎则表现为肺泡壁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内渗出物增多。胸膜炎可见胸膜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气胸则表现为胸腔内积气,肺组织受压萎缩。
2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2.1临床症状诊断
观察羊的行为和体征,健康的羊应该活泼好动,眼睛明亮有神,被毛光滑整洁。患病羊往往呈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状态,呼吸也会变得急促[1]。当发现羊只鼻孔出现分泌物,眼睛红肿流泪,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羊正常体温在 38 - 39.5°C,若超过 40°C 或低于 37°C 即为异常)时,需要提高警惕。另外,若羊只呼吸伴有喘息声、咳嗽声或其他异常声响,以及粪便出现稀薄如水样、带血、带黏液,或颜色发黑、发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兽医,以便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
2.2实验室诊断
2.2.1病原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
从患病羊鼻腔或气管等部位采集样本,将采集到的样本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如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或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条件温度(37℃)、湿度和气体环境(如5%CO2)。接种后,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每天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经过24-48小时的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溶血特性。肺炎链球菌通常形成灰白色、半透明的菌落,并具有溶血环。挑取典型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排列方式,确认病原菌的种类。
2.2.2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采集患病羊只的静脉血液样本,将采集的血液样本静置一段时间,使血清自然析出。然后,使用离心机以3000rpm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并用于生化指标的测定。指标的测定使用试剂盒和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进行,例如,测定血糖水平时,可以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测定ALT和AST时,可以使用底物法,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酶活性。
3综合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3.1.1改善养殖环境
每天早晨和傍晚各进行一次全面的圈舍清扫,清除粪便和污物,确保圈舍地面干燥,避免积水和潮湿[2]。在多雨季节或湿度较大的地区,可以在圈舍内铺设吸水材料,如生石灰或木屑,以吸收多余的水分。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选择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按1:200的比例稀释)、戊二醛(按1:1000的比例稀释)等。消毒前先关闭门窗,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圈舍内外的地面、墙壁、天花板、饲槽、水槽等处。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1小时),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再让羊只进入。
3.1.2合理搭配饲料
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草、干草、秸秆等,应保证饲料新鲜、干净、无霉变。青草应在花期前收割,以保证营养价值。干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受潮发霉。精饲料包括玉米、大麦、燕麦、豆粕等,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和生产目的,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一般来说,羔羊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以促进生长发育;成年羊则需要适量的粗纤维,以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通过添加复合预混料来实现。每天饲喂2-3次,饲喂时要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则,这样可以保证羊只摄入足够的粗纤维,促进瘤胃蠕动。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食盐以补充钠离子,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3.1.3定期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兽医部门的建议和羊的生长阶段,制定免疫计划。一般来说,新生羔羊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疫苗,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加强免疫。成年羊则每年至少接种一次。疫苗种类,如口蹄疫、羊痘、布鲁氏菌病等。接种部位通常选择颈部肌肉或皮下组织,每次接种后要详细记录羊只的耳标号、接种日期、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等信息,使用纸质档案或电子表格进行记录,便于日后查询和管理。
3.2治疗措施
3.2.1药物治疗
羊呼吸系统疾病多表现为咳嗽、气喘、鼻流脓液等症状,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及寄生虫侵扰等。若是细菌性肺炎,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按体重10-15mg/kg计算剂量,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续5-7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土霉素按体重10mg/kg,每日一次,以增强抗菌效果。若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虽然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但可使用干扰素诱导剂如聚肌胞,按照每只羊0.5-1mL的剂量,肌肉注射,每周两次,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若是寄生虫引起的呼吸问题,例如肺丝虫病,可选用伊维菌素或阿福丁,剂量为体重0.2mg/kg,皮下注射,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3.2.2中药治疗
选用黄芩15g、连翘10g、桔梗8g、甘草6g,以上四种药材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先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中加水没过药材表面约两指宽高度,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半小时左右,直至液体颜色变深为止,过滤掉残渣只留下清澈汤汁备用。待药汤冷却至室温后再分装进小瓶里存放冰箱冷藏保存。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次大约20mL即可,可以直接倒入水槽中让羊自由饮用,也可以用手捏住嘴巴强行灌入。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并判断疾病类型;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则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未来,还应进一步研究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提高羊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发福. 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防治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 (02): 111-112.
[2]袁东和. 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J]. 畜禽业, 2021, 32 (11): 126-127.
[3]王守文. 羊呼吸系统疾病临床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控经验分析 [J]. 山东畜牧兽医, 2021, 42 (10):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