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规模化养殖中蛋鸡疾病防治措施

作者

何翠 韦小灵 覃咏

1.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畜牧兽医水产站 重庆 408400 2.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重庆 408400 3.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畜牧兽医水产站 重庆 408400

摘要:规模化蛋鸡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甚至会直接导致养殖失败。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规模化养殖中蛋鸡常见疾病的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规模化蛋鸡;疫病;防治措施

现阶段基层养殖户在规模化蛋鸡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蛋鸡疾病认知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导致防治效果低下,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发挥和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常见代谢疾病的有效识别,然后构建针对性的预防方案,不断优化养殖管理措施,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水率,确保养殖安全。

1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常见疾病的诊断

1.1蛋鸡沙门氏菌病

1.1.1流行病学

蛋鸡养殖场中带菌鸡、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带菌鸡的卵巢、肠道含有大量菌,可通过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雏鸡最为严重。在养殖场中经种蛋传播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播方式,隐性感染的母鸡产的蛋有一部分蛋带菌,造成蛋内感染,此外,孵化室、育雏室内的所有用具、饲料、饮水、垫料及其环境都容易被严重污染,引起本病的水平传播,饲养管理条件差,寒冷、拥挤、不卫生等因素也会诱发本病。

1.1.2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变化

鸡白痢主要是2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表现为精神委顿、缩头颈、闭眼昏睡、绒毛松乱、食欲减少或不食、腹泻、排出白色或灰白色稀浆样粪便,肛门周围常有粪便堵塞(糊肛);鸡副伤寒主要发生在2周龄以内的雏鸡,表现为怕冷、尖叫、两翅下垂、反应迟钝、减食或废绝、排出白色糊状或白色石灰浆状的稀粪,有时黏附在泄殖腔周围。鸡白痢解剖后可以观察的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内容物呈白色或灰白色,有时可见到坏死性肠炎,肝脏肿大、充血,表面有白色斑点或条纹,严重者可见到坏死灶,脾大、充血,有时可见到白色斑点;鸡伤寒肠道病变与鸡白痢类似,但可能更为严重,肝脏肿大、充血,表面有白色斑点或条纹,严重者可见到坏死灶,心脏肿大,心包炎。鸡副伤寒肠道病变与鸡白痢类似。

1.2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1.2.1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多发,在蛋鸡养殖场中传播迅速,一旦发病,可迅速波及整个鸡群,雏鸡感染后死亡率较高,可达30%。疾病的传播流行会导致鸡群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等,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此外,IBV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至其他养殖场中,造成更大范围的疫情。

1.2.2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变化

发病初期病鸡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啰音,张口呼吸,特别是在夜间或气温较低时更为明显。病死鸡解剖后观察到气管和支气管充血、出血,有时可见黏液或干酪样物质,鼻窦炎,鼻甲骨肿大,有黏液或干酪样物质,输卵管萎缩,卵巢囊肿,有时可见无蛋黄软皮蛋。肾脏肿大、苍白,有尿酸盐沉积,表面出现花斑状。肠道内有黏液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肌胃和腺胃有炎症。

1.3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1.3.1流行病学

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鸡支原体引起,所有年龄段的鸡都容易感染,但以幼鸡和育成鸡更为敏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寒冷、潮湿的春季和秋季较为常见,潜伏期一般为1-3周,有时可达4-6周。鸡群感染后,产蛋量下降5%-10%,饲料转化率降低21%,体重减少38%,由于产蛋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死亡率增加,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1.3.2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变化

发病后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清晨或夜间较为明显,部分鸡只会出现频繁打喷嚏,呼吸速率加快,睛红肿,流泪,有时伴有结膜炎鼻腔炎症,有时伴随喘鸣声,流鼻涕,鼻液清液或黏液。病理学变化可以观察支气管和气管壁增厚,黏膜肿胀,肺脏表面可能出现炎症和充血,在严重病例中会出现肺炎和气囊炎,气囊壁增厚,内部可能含有黏液或脓性物质,呼吸系统周边的淋巴结肿大。

2防治措施

2.1治疗方案

针对沙门氏菌病推荐使用硫酸新霉素可溶粉剂每升饮水添加2.31g,每天饮水一次,连续饮水三天,但要注意产蛋阶段的鸡群不能使用该种抗生素,产蛋鸡群推荐使用盐湖索泰妙菌素可溶粉剂进行饮水治疗,饮水添加5g/L,每天饮水一次,连续饮水三天,休药期控制在5天。传染性支气管炎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主要以增强鸡群身体抵抗能力缓和呼吸道症状为治疗手段,患病鸡的饮用水当中可以添加黄芪多糖和维生素C可溶粉剂,饮用水分别添加200mg/L和500mg/L,并搭配使用延胡索泰妙菌素可溶粉剂进行协同抗菌治疗,预防继发感染,饮水添加5g/L,每天饮水一次,连续饮水三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还可以搭配使用扶正解毒散进行清热解毒治疗每只鸡每次服用1.5g,每天服用一次,连续使用7天。对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推荐使用恩诺沙星可溶粉剂,饮用水添加3g/L,每天饮水两次,连续饮水5天,对于产蛋阶段的鸡群可以选择使用延胡索泰妙菌素可溶粉剂进行饮水治疗,饮水添加2.31g/L,每天饮水一次,连续饮水三天,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方案,一般连续用药1-2个疗程病情可以初步得到控制。

2.2预防措施

养殖场内部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动物防疫制度,坚持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方式,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对进入人员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在同一栋鸡舍当中避免混养不同品种的鸡,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防止鸟类、老鼠等动物进入鸡舍,减少病原传播途径。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鸡群免疫状况,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在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接种过程中,先使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猪活疫苗进行首次免疫接种5-10日龄的雏鸡进行饮水免疫接种,每只鸡饮水5-10mL,然后选择使用基于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株活疫苗进行补充免疫接种,主要接种1月龄以上的鸡群,采用饮水免疫接种,确保每只鸡每次饮水量能够达到20-30mL。对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可以选择使用吸毒支原体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8-60日龄的鸡群接种为宜,将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20-30羽份/mL进行饮水免疫接种,确保每只鸡每次饮水量能够控制在5-10mL。日常养殖管理期间保持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消毒,消毒前清理鸡舍粪便污染物,然后使用0.1%的过氧乙酸溶液带鸡消毒,使用2%的氢氧化钠进行鸡舍环境消毒。选用优质饲料,确保鸡群营养均衡,保证鸡群饮用清洁的水源,防止疾病传播,注意饲料储存条件,防止饲料霉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规模化蛋鸡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就需要深入探究当前蛋鸡疾病的发生本质和防治要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保证蛋鸡整体养殖效益,最终推动规模化蛋鸡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波,杨瑞,赵明君.引起家禽腹泻原因的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07,23(8):35-36.

[2]徐君.引起蛋鸡腹泻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与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4):147-148.

[3]王建新.蛋鸡腹泻的病因与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34(11):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