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戏剧艺术舞台美术设计及其表征分析

作者

韩宝旺

科右前旗乌兰牧骑 137700

摘要:随着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现阶段不同类型的艺术展演活动广泛开展。其中戏剧艺术表演属于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保障戏剧表演效果,丰富观感和观看体验,可以采取合理措施加强表演舞台的美术设计,融合现代化的美术设计理念,实现传统戏剧表演和现代化舞台的艺术碰撞。因此戏剧艺术舞台美术设计及其表征分析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简单分析舞台美术设计的策略,深入探讨相关的舞台美术设计的表征,以供参考。

关键词:戏剧艺术;戏剧舞台;美术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戏剧表演在我国各地广泛上映,为获得理想的演出效果,表演舞台的设计工作也在广泛开展。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部分设计人员在舞台的美术设计方面仍存在欠缺,无法优化审美体验,影响演出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围绕戏剧艺术舞台美术设计及其表征分析开展具体研究。

1.戏剧艺术舞台美术设计策略

1.1舞台空间设计

对于戏剧艺术舞台整体的空间布局,美术设计中可加强可变动布局的设计,投入更多的可变形、可移动舞台结构,实现空间布局的动态化转变。例如,可在上半场戏剧演出中营造室内空间场景,在下半场演出中营造户外空间场景。同时可以加强舞台中多维度空间的利用,包括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并且还可以使用空中轨道系统,借助多种高空吊具,利用舞台高空的空间进行戏剧表演,使表演更加立体、富有层次感。

1.2灯光与场景设计

在戏剧艺术舞台上,对灯光进行美术设计时,可以打造动态光影效果,将传统的灯光颜色和复杂变动的光影效果结合,为观众提供动态化的视觉体验,增强视觉冲击力。例如,可使用几何形状与线条独特的动态光影,增添戏剧舞台的科技感。在舞台场景设计中,可加强微观与宏观场景不断切换的设计,利用全息投影、虚拟投影,结合不同体积的道具,使场景从桌面物品等微观的视角,向城市全貌等宏观的视角切换。

1.3情感表达与文化元素设计

戏剧艺术舞台的美术设计中,可以合理融入情感元素和文化元素,丰富审美体验,使观众充分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美术设计人员可利用不同色调的色彩和明暗度不同的灯光,烘托舞台中戏剧人物心情哀伤、喜悦的起伏和戏剧剧情的变化,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增添戏剧表演的感染力[1]。同时可以在舞台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设计,如在传统的牡丹亭戏剧表演中,可投入现代化科技、灯光、投影进行美术设计,能够在保留昆曲传统文化艺术底蕴的同时,使戏剧更加符合观众的现代化审美体验。

2.戏剧艺术舞台美术设计表征分析

2.1功能性

不同美术设计技术在戏剧艺术舞台中应用时,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应用特征,主要体现在舞台环境、舞台表演空间、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等多方面。在舞台环境方面,美术设计可以有效烘托舞台环境氛围,融合多种道具、材料、美术造型,使舞台的布景、灯光等,均符合特定的舞台表演环境氛围需要,戏剧演员在良好的舞台环境氛围中,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表演水平。在舞台表演空间方面,美术设计能够有效拓展表演空间,根据舞台现场的调度需求与道具安排需求,从不同角度展现艺术效果,使整体的舞台空间更加充实。并且美术设计人员还能够运用动态变化的表现手法,规划与拓展舞台空间,使舞台空间中的戏剧表演,能够随着戏剧情节的推动不断深入改变,最终完整呈现表演,优化表演效果。在人物形象方面,舞台的美术设计可以通过灯光、服饰、道具等,良好塑造人物形象,按照戏剧的具体时间背景和戏剧演员扮演的具体戏剧人物角色,设计不同的人物美术造型,将戏剧人物立体化呈现,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戏剧表演的主旨思想。此外,美术设计的功能性表征,还体现在展现戏剧人物工作和动作的发生场景上,可利用反差的表现形式,展示特定时间与地点下的动作发生场景,进一步深化剧情。

2.2互动性

舞台的美术设计可以增强戏剧艺术舞台的互动性,根据戏剧表演的具体故事情节发展和戏剧的主旨内涵,创造富有艺术性的舞台表演情境,传达正确的思想理念和艺术价值。之后戏剧表演能够有效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观众能够沉浸在剧情中,使戏剧表演和观众产生互动,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视听体验。其次,美术设计可以通过多种舞台元素,提高舞台的互动性,例如,在舞台灯光设计中,可以打造互动灯光系统,并在观众席上安装一定的互动装置,戏剧演员表演过程中的动作和语言,都能够触动灯光,使灯光出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观众也可以在表演期间,根据对戏剧剧情的兴趣,拍打或挥舞互动装置,使舞台灯光不断闪烁变化,最终通过该种形式的舞台美术设计,使演员、灯光、戏剧剧情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互动。此外,设计人员还可以从观众角度出发,综合进行舞台的美术设计,使舞台设计更加满足观众对戏剧的审美交流需要,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观众和戏剧表演的互动性。

2.3综合性

戏剧艺术舞台中开展美术设计,能够将戏剧表演、演员、观众、戏剧人物造型、舞台空间、舞台元素等有机融合,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例如,舞台设计可以推动戏剧人物、戏剧故事情节、戏剧故事情感充分融合,通过多种色彩处理手法,能够在舞台中构建不同戏剧人物之间矛盾、复杂变化的戏剧关系,进一步增强戏剧冲突效果,使戏剧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和合理,并且能够更加深刻展现正、反派等不同戏剧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折射现实生活,成为现实人物的生活缩影,引起观众对戏剧表演的强烈情感共鸣。而且美术设计还能够通过丰富的设计形式,渲染舞台环境,使戏剧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与立体,最终通过人物,有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良好地完成人物角色造型塑造。其次,舞台设计可以综合推动舞台表演和舞台空间的融合。例如,在美术设计中可投入可变性的元素打造舞台空间,包括可修改的舞台布景、可灵活拆卸的舞台道具等,并在舞台中预留出一定的即兴表演空间、即兴创作空间,戏剧演员可以在演出过程中即兴发挥,使舞台空间和戏剧表演之间产生有机互动。

2.4空间性

戏剧艺术舞台和美术设计工作之间具有空间性的关系,美术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舞台展现形式,打造不同的舞台空间,优化舞台整体的平面与立面空间布局。例如,在平面空间方面,可设计伸出式的舞台空间,该种空间布局下,舞台的戏剧表演区域位于观众席内,整体舞台向观众席伸出,能够增进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2]。同时在美术设计中,可打造镜框式的舞台空间,将观众席设置在舞台的一侧,另一侧被其他物体遮挡,供演职人员进行演出准备。在立体舞台空间方面,美术设计人员可投入更多的电子布景和天幕、侧幕,增强舞台空间的立体感、层次感,从而丰富舞台中戏剧艺术表演的层次感、空间感,实现电子布景、立体舞台空间、美术设计、戏剧表演艺术特征的有机融合。此外,利用美术设计点缀舞台空间时,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所打造的舞台空间和戏剧表演之间的协调性,必须符合戏剧表演的氛围、情感色彩,保障表演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舞台的美术设计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戏剧艺术表演效果。必须聚焦空间、灯光、场景、文化元素等方面常见的戏剧艺术舞台美术设计策略,从功能性、综合性等方面,深入分析美术设计的特征表现,保障戏剧艺术表演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肖姗.舞台美术设计与戏剧艺术特性的关系分析[J].大观,2022,(02):18-20.

[2]武爱龙.基于创新理念的舞台美术设计策略研究[J].玩具世界,2025,(01):212-214.

作者简介:姓名:韩宝旺,性别:男,出生年月:1986年10月,籍贯:河北省秦皇岛市,民族:满,最高学历:大学本科,目前职称:舞美十二级,研究方向:舞台美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