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三新”背景下新教材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

金雪辉

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 133001

摘要:本文从“三新”背景出发,探讨新教材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与意义。首先介绍了新教材改革的背景及其理念,指出其强调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实践转型的特点;其次明确了新教材在政治教学中的概念定位,突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随后,从情境创设教学和时政素材融入两个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案例剖析,展示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与成效;最后总结了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教师教学设计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治课堂;课堂教学;新教材

引言

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三位一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课程变革背景。“三新”的背景下,政治课堂深度变革,而新教材体系是新课程标准落地的最佳实现平台,新课程标准下在政治教学方面也相应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面对国家新时代的召唤,政治课堂需要在新的教材体系变革下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及分析能力的形成、育人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

一、“三新”背景下新教材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概念

“三新”背景下新教材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的是教师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新教材内容体系,结合新高考评价机制,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使课堂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它强调学生在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认知、价值判断与社会参与能力,实现“知识—能力—价值”一体化教学目标。新教材应用不仅是一种内容更新,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实践的整体转型[1]。

二、“三新”背景下新教材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第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在形式上不同于以往政治教材,更是对政治课堂教学理念的一次改变。新教材倡导回归学生本体,使政治课更突出政治观念、道德抉择、法治精神等政治学科的育人观念培养,使教学变得更接地气、更亲生活,更突出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新教材促进育人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符合新时期的育人目标要求,对新时代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进行有效塑造。同时,新教材也要求教师教学身份的改变,推动从知识的传授者、传播者到知识的引导者和设计者的转变,从封闭、单一的课堂转变到开放、多元的教学情境设计上来[2]。即政治课堂教学要由以往仅课本教学的视角转换到丰富且多彩的资源联结和情境设计上来,能够促进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参与。

三、“三新”背景下新教材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创设教学

“三新”背景下,政治课更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境创设教学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途径之一,有效地实现学生政治认知与现实问题关联的目标。新教材注重知识的社会性、现实性,力求与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结合,而情境创设教学通过创设学生能够理解和接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研讨、角色参与、情境探究中达成理解和内化。情境创设让学习真实化,比如,通过模拟政协提案、社会问题热点讨论等情境创设,学生在探讨与解决现实问题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辨,真正做到了“以情动人、以境启智”。这样的情境创设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使得政治课更加灵动、互动、有效。例如,在进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时,教师设计了“模拟人大会议”情景,让学生扮演人大代表,针对校园问题、小区问题或者环保问题等提出议案,进行辩论,然后进行审议。在参与该项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查阅各种资料,进行问题分析、观点表达,不仅达到了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等知识的基本认识,更让广大中学生在开展各项民主政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情境越真实越贴切,学生兴趣越浓,也就更有利于其政治思维和政治表达能力的培育。

(二)融入时政素材

“三新”的教材强调从现实社会出发,关注学生思辨,对时政材料的导入是政治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政治课堂上选取时代热点事件、重要政策及国家大政方针,不仅可以补充内容、突出时代性、针对性,也是将学生所掌握的抽象性的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建构知识的桥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引起学生对时政、对于政治的兴趣与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的政治课堂真正接触时代、切合时代的脉搏。选取“坚持共同富裕道路”这一议题组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时政热点,将“共同富裕建设”开展的政策背景、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方式导入课堂,以视频、新闻、政策文件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讨论分析浙江经验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分配制度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新”下新教材的实施为高中政治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和走向,“创设情境”“时政元素的渗透”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思维发展和政治判断力,把政治课堂真正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探究式、互动体验等。高中政治教学已经进入到“立德树人”的时代,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飞.”三新”视域下课堂教学的转型与重塑[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3(6):0043-0044.

[2]黄素珍.三新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环球慈善,2024(4):0166-0168.

[本文系延边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新课程新教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YB23073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