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探究
崔新莲
镇赉县第一中学校 137300
摘要:情感教育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政治认同与道德素养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价值,结合当前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出情感教育融入的策略,包括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联系生活强化情感体验、互动合作深化情感认知、评价反馈促进情感内化等,旨在为高中政治课堂的情感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政治课堂;策略探究
引言
高中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使命。然而,传统政治课堂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塑造,导致学生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情感激发、体验与内化,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政治课育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感氛围、引导情感体验、激发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核心在于以情感为纽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价值
增强政治认同:通过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认同国家制度、政策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提升道德素养:以情感体验为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能力;
激发学习动力:情感参与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促进深度学习;
二、高中政治课堂情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分析
政策导向明确:新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情感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实践探索初显:部分教师尝试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等方式融入情感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二)存在问题
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仍以知识灌输为主,忽视情感目标的落实;
方法单一化:情感教育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缺乏体验性与互动性;
评价缺失:对学生情感发展的评价缺乏科学工具,难以量化与持续跟踪;
三、情感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视频、图片、音频等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手段,能够打造出直观且生动的情感场景,使抽象的政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深入讲解“中国梦”这一宏大主题时,精心挑选并播放《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片段。影片中展现的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如高铁飞速发展、航天事业重大突破等画面,能瞬间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和自身肩负的使命。同时,设计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这类角色扮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不同角色情感与责任的机会。以“依法治国”教学为例,组织学生模拟立法听证会,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从不同角度思考法律制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深入理解法律知识,还能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明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也是重要途径。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等内容,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中华民族精神”教学中,详细讲述“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感人至深的故事。“长征精神”中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韧意志。
(二)联系生活,强化情感体验
高中政治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极大地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政治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将时政新闻、社会事件巧妙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事件背后蕴含的情感价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环节中,引入“中美贸易摩擦”这一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国家层面分析我国在贸易摩擦中坚定的立场和采取的措施,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对国家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深刻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组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切实体验社会责任。以“生态文明建设”教学为例,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学生们深入社区,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亲自参与垃圾投放引导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亲眼目睹环境问题的现状,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从而培养出强烈的环保意识,真正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出发,更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家庭美德”教学中,选取“如何处理亲子矛盾”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在家庭中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分享和交流,他们能够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父母,明白家庭责任的内涵。这种基于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珍惜家庭关系,懂得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家庭矛盾,进而提升家庭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三)互动合作,深化情感认知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积极开展互动合作活动,对于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例如,在“文化多样性”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如何尊重不同文化”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每个小组的成员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不同文化习俗和特点,共同分析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培养了包容意识,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结语
情感教育是高中政治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落实核心素养、提升育人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互动合作与评价反馈等策略,能够有效促进情感教育的融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高中政治课堂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倪文照.新课程导学,2019(29)
[2] 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谷梅宏.考试周刊,2018(47)
[3] 情感教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胡定兵.中学教学参考,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