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张春燕
荣县旭东中学 643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学为中心”的理念,探讨了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为中心”;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自主探究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一、基于“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内涵
基于“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通过探索未知的数学知识和解决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当前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转变不足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习惯于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对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的能力和经验。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被动,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自主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导致自主探究效果不佳。
(三)教学资源不足
自主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数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然而,目前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自主探究式教学的需求。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和实施。
三、基于“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推行过程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至关重要。学校在此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应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引导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分享最新的教育理念与前沿研究成果,使教师能够深入领会“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核心内涵。同时,安排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涵盖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方法、策略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实践,设立专门的教学创新项目,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与资源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推动自主探究式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开启自主学习大门的关键。教师可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例如结合生活中的购物、建筑设计等实际场景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十分有效,像设置一些需要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才能解决的数学谜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授实用的自主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课程进度和自身情况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教授学生如何高效阅读数学教材,抓住重点概念和定理,学会梳理知识脉络。同时,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记录关键知识点、解题思路和疑惑之处。通过这些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教学资源
学校在丰富教学资源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购置必要的数学实验器材,如几何模型、测量工具等,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复杂的数学原理和解题过程,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优化教学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解函数知识时,可以以出租车计费问题为背景,提出“出租车行驶里程与费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等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通过创设此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问题,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式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具备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任务,如共同探究某一几何图形的性质或解决一道综合性数学问题。小组成员围绕任务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思路,通过合作探究找到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火花,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结语
基于“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下实现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策略研究. 谢永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8)
[2]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许崇军.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2)
[3]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赖大昌.群文天地,2012(02)
[4] 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张明刚.西部素质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