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作者

羊岚 

台州市第一中学 318000

摘要:音乐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美育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正在成为音乐教学改革的核心方向,但是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作品选择缺乏拓展、审美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审美能力评价机制僵化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培养。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应当做到选择多种音乐作品丰富知识储备,创设真实情境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围绕审美能力创新评价育人机制。

关键词:高中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理念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音乐作为重要的美育途径,正在高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积极推进高中音乐教学改革,需要考虑到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建设需求,将音乐中的美育元素带到课堂,不断改进音乐教学方式、创新音乐教学流程,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强化提供全方位支持。文章就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问题

(一)音乐作品选择缺乏拓展

当前部分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音乐作品的选择缺乏有效拓展,大多以教材为基础,忽略了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开发利用,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体验与认知不够成熟,在音乐知识探究中学生积极性容易受到影响。围绕音乐教学重点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进程中,许多教师只是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活动,没有考虑到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挖掘不深入,由此影响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优化,很难真正落实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各项目标。

(二)审美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要考虑到教育方式的多元创新,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教育形式带到课堂,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现阶段许多教师仍然采取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希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本质内涵,但是忽略了如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做好高中音乐教学的全方位创新,长此以往,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进一步调动。

(三)审美能力评价机制僵化

教学评价作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施效果关系到高中生对审美能力的态度和观点,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仍然有待优化,没有真正建立起与审美能力培养需求相匹配的评价体系,这就导致评价育人价值缺失,学生审美能力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评价中,教师大多重视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忽略了音乐鉴赏能力的培育情况,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发展。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

(一)选择多种音乐作品强化审美能力

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对强化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不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当考虑到对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尝试将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带到课堂,为促进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和强化审美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中生而言,音乐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接触音乐知识的同时,学生需要深入感知音乐作品背后的独特情感和审美内涵,才能更好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对音乐作品的选择与开发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应围绕教材内容做好拓展和延伸,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在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为学生审美能力培育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教师还应紧密关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将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作品与高中音乐教学相互结合,从审美能力培养的视角出发,提高流行音乐作品在音乐课程中的渗透效果,更好地落实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这一目标。

(二)创设真实情境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创设情境是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音乐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相关需求,将真实情景和高中音乐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确保情境创设与学生音乐学习需求相匹配。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创作主题和情感表达有所差异,学生在接触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学会理解音乐情感,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采取情境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基于情境创设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的本质内涵。比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工具为学生展示音乐作品相关的画面和场景。借助图片等材料调动,学生视觉感官使得音乐旋律和画面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出色情境的效果,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直观感受音乐背后的独特情感和美感,使得审美能力培养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围绕审美能力创新评价育人机制

全面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很有帮助,根据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情况和特点,必须建立起审美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活动中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对推动学生审美能力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贯穿高中音乐教学全过程的一项根本任务,教师在设置评价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审美能力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则需要考虑到评价方式的创新尝试,真正基于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学习音乐曲目时,可以鼓励学生凭借对音乐旋律和歌词的了解尝试梳理音乐作品的情感,从审美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自主鉴赏音乐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审美能力培育情况,同时也为后续改进教学策略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音乐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联系当前高中生音乐学习实际情况,教师必须积极开发不同类型音乐作品,有效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并且围绕审美能力改进评价策略,在音乐教育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慧英.新高考视域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高考,2024,(18):173-176.

[2]王子鑫.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高考,2024,(16):174-176.

[3]李建成.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4,(0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