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士兵服装发放等后勤保障问题研究
屠丹红
摘要: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出土的两封木牍家信,是我国出土最早的家信实物。这两封家 书由黑夫与惊兄弟二人由战地传来,详细描述了他们在军中缺衣少钱、战斗任务艰巨、内心 的惶恐不安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和问候。而透过情真意切的文字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秦国士兵 的兵饷和服装发放等后勤保障竟会如此匮乏,需要士兵自备,本文试图探讨秦国士兵为何会 出现需要家人提供衣服和经济帮助的问题,以此来解开简牍文本中的疑惑。
关键词:黑夫家书;睡虎地;服装;简牍
一、家书所在墓主人身份探究
为了更全面彻底地解析木牍的内容,包括写信人黑夫和惊的身份背景,很有必要对墓主 人的身份进行探究。四号墓的主人衷,是二位士兵的哥哥,通过《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 墓发掘简报》可以了解到,这十一座墓葬中第十一号墓和九号墓是规格等级最高的,出土陪 葬数量最多,并有轺车与木马。黑夫家书所在的四号墓是其中规格等级较低的一座,随葬品 仅二十件左右,而且铜器少,说明其墓主生前的社会地位当远较十一号等秦墓的墓主身份低, 但是, 四号墓中的随葬品仍有当时价格昂贵的漆器,这是穷苦的劳动人民无法办到的。因此, 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应大致相当于小地主阶级。[1]
由此可见,作为衷的弟弟,黑夫和惊从小出身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大家庭,他们的衣着服 装和日常用度相较于一般的最底层秦国贫民百姓肯定有所区别,所以木牍中对于私备衣物的 需求在军中也许并不属于普遍现象。
二、从家书文本看士兵的现实需求和情感表达
私书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载体,文本连用“急”字,形象地表达了当时黑夫和惊对衣物 的极度渴求,不仅缺衣而且少钱,因为信中也写明了,如果经费足够的话可以在战地自行置 办衣物。
11 号木牍:… … 遗黑夫钱,毋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 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 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
6 号木牍说得更急切:愿母幸遗钱五、六百,结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 … 室弗遗, 即死矣。急急急。[2]
根据对秦代私书所使用情感词汇的研究表明,在当时的信件交流中情感语言的类型比较 单一,“急”在秦代私书中使用频率最高,有时会连续使用以表示程度的增强。[3]又如:勿忘,急急急。见里耶秦简。
“勿少”、“急”、“即死”等情感语言是用以表达焦虑急切的心情的,致信者希望通过情感语 言的强调让对方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在私信中连续使用“急”在秦私信中是比较普遍使用的现象,由于当时表达急迫的词汇比较少,只能用叠字的形式,表达较为单一,但从两封信 文本的内容和情感用词的升级还是说明写信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中兵饷发放,衣物更新不 能满足士兵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服装的迫切需求,一次比一次表达强烈。
三、秦国战争中衣物等后勤保障分析
从现有出土文物看,当时士兵的衣服应该是由官府统一制作的。如出土的秦兵马俑,以 兵种为别各自有统一的服装;坑中出土的 2000 余件军士俑铠甲、服装、鞋履,都是制式的, 相当的规范标准,显然是官方制作配备。[4]所以我们固有的印象中士兵服装官配应该不用怀 疑,但是云梦睡虎地黑夫家书的内容彻底颠覆了我们的想法,也丰富了我们对秦国兵饷服装 发放问题的探讨空间。
其次,秦汉士兵的服装由官方配置,亦有出土简牍资料可证。如《睡虎地秦基竹简·金布 律》规定:受(授)衣者,夏衣以四月尽六月禀之,冬衣以九月尽在咸阳者致其衣大内,在 它县者致衣从事之县。县、大内皆听其官致,以律禀衣。
可见,秦时国家发放士兵衣服,分夏、冬两次,有固定时间。领衣人还要持“官致”,即 官方凭证在指定的地方领取衣服,“过期勿廪”。说明秦时士兵衣服由官府定期供给勿容质疑。[5]
尽管如上出土文物和律令所显示,秦国士兵服装由官府统一配置,但是,或因“授衣”对 象的身份,即有爵、无爵之不同,标准不一,黑夫和惊显然是最低级的兵卒,得到的也是最 低等最粗糙的服装。而且律文中也很明确,一年分两次发放,就是冬夏两季,那么处于两季 之交时节,士兵的服装就很不舒适,条件好的士卒或军吏私备或购买一些弥补穿用不足,也 属正常现象。
回到黑夫家书文本,写第二信就如此着急,大约是由于天气温暖了,衣著必须换季。从这 情况推断,写第二封信,应在三月以后快进入夏季之前,他们穿的还是冬衣,官府又没有相对应 季节的服装发放,结合当时二人所在的战地在淮阳,地处开封以南[6],因此随着天气转热兄弟 二人急于向家人求助。
四、结语
首先,秦国士兵的服装等后勤物资主要由国家提供,但具体数量和发放方式因时期和地 区可能有所差异,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自行准备;其次,尽管秦朝有着严格的军事管理制 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兵饷发放不及时、服装供应不足等。综上所述, 大量材料证明,秦汉时期军队中的衣服、军饷等主要由国家官府保证供给,应该是肯定的。 但是出身较为富裕家庭的士兵因为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无法完全适应军中缺衣少钱, 环境艰苦等状况,需要向家庭寻求帮助和支持来改善现有的恶劣环境,但这应该不是普遍现 象,而是个案。
参考文献:
[1]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
[2]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
[3]蒲琛苇: 《出土秦汉私书研究》,硕士论文,深圳大学,第 39 页
[4]王关成:《再论秦代士兵的服装供给问题》,《秦文化论丛》,2004 年,第 188 页
[5]上官绪智:《秦汉时期士兵衣服是官给还是私备问题考辨》,《南昌大学学报》,2004,第三期,第 66页
[6]黄盛璋:《云梦秦墓两封家信中有关历史地理的问题》,《文物》,1980 年 8 月,第7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