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洪州窑瓷器纹样的文创转化与市场策略研究

作者

刘文婷 董聪 杨博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南昌 330201

摘要:本研究聚焦洪州窑瓷器纹样的文创转化与市场化策略,通过田野调查与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洪州窑瓷器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转化路径。笔者在对丰城市洪州窑遗址的实地考察后,收集整理包含自然意象、宗教符号及生活图景的纹样数据,并运用符合当代的审美要求的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纹样的符号解构与数字化文创设计创新,开发出兼具艺术美学和实用功能的洪州窑文创产品。研究创新性地通过纹样元素提取形成视觉符号系统,依托数字技术交互页面等数字化的新型文创载体,结合用户画像创新出“文化+场景”的营销模式。实践层面,以江西服装学院洪州青瓷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创开发为案例,验证了“纹样叙事—产品转化—体验传播”的可行性路径。市场策略方面,提出进行洪州窑视觉识别手册设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等实际可操作形式。研究成果不仅为洪州窑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创新范式,更为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构建了“文化价值转化—产品创新设计—市场精准运营”的文创转化与市场营销方案。

关键词:洪州窑;瓷器纹样;文创转化;数字创新;市场策略

洪州窑属唐代六大瓷器名窑之一,烧造历史横跨东汉至晚唐五代,长达八百余年,陆羽曾于《茶经》载,“洪州瓷褐,不宜茶。”但不尽然,实际上,洪州窑瓷器釉色莹润,唐代时曾作为贡瓷,且褐釉仅为部分产品,洪州窑在唐代时便烧制出景林精品瓷器,鼎盛时期一度成为皇家御用瓷器,汉唐时期是南方重要的青瓷烧造窑口。[1]据记载,当前洪州窑窑址分布于宜春市丰城地区,共计超过40处窑厂。[2]当前正处于文化振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斗的关键时期,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是故,保护好洪州窑优秀文化有利于更好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创意产品是博物馆传播文化、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洪州窑博物馆瓷器纹样为切入点,进行文化创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江西省博物馆、南昌县洪州窑博物馆的调研发现,当前洪州窑博物馆缺乏公众普遍认可的文化产品设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线萎缩。是故,本研究旨在借鉴文化市场发展经验,探索洪州窑瓷器纹样与博物馆文创产品融合的新路径,以期为博物馆的文创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为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提供转化路径。

一、洪州窑瓷器纹样的文化价值

(一)洪州窑瓷器纹样丰富

洪州窑纹样体系涵盖自然意象(海水纹、祥云纹)、宗教符号(莲花纹、宝相花纹)、生活图景(鸡羊纹、福寿字纹)三大类,通过戳印、镂空、双色釉等技法呈现于瓷身。古人以猪、羊、花朵、“福”字、“寿”字等纹样刻于瓷器来增加瓷器吉祥寓意。丰富的瓷器纹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融合当地居民生活元素,用图案生动展现生活场景,纹样系统构建出初始古代赣江流域的民俗符号体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3]

(二)洪州窑纹样当代价值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非遗技艺的传承受到了技艺断层、产品创新不足、传播渠道单一等挑战,保护好传承好洪州窑瓷器纹样文化迫在眉睫,在原有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模式便显得尤为关键,洪州窑瓷器纹样能为艺术创作提供设计灵感,通过对纹样的艺术重组变形,结合当代用户感知和审美需求[4],利用文创设计实现生产性保护,传承洪州窑文化,推广洪州窑的品牌形象,实现对洪州窑制瓷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纹样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二、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转化路径

洪州窑瓷器的纹样具有艺术美感和精神内涵,为文化创意应用研究提供了灵感。以洪州窑瓷器纹样为主的文创产品,运用了色彩搭配原理将以美化为标准,并转化为数字文创产品。

(一)纹样的提取与重构

对纹样进行符号解构,对经典纹样进行几何简化与色彩提纯,将洪州窑传统纹样用艺术手法创新性融入现代文创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经过改造后的文创图案可直接用于日用品、服饰、文具等产品的外观应用。

1.适应性简化复杂图案。如将繁复的莲花纹、宝相花纹简化为几何线条,保留其特征的同时,满足当代简约的审美需求。

2.纹样场景化应用。如在设计“洪州窑茶文化”系列文创产品包装时,将海水纹、祥云纹应用其上,在保留了洪州窑装饰艺术特色的同时,将纹样在场景中叙事展现。

3.纹样数字化变体。利用AI技术将纹样进行多形态变体,探索传统纹样数字化变体的无限可能。

(二)文创产品数字化

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文创产品转化为数字,将纹样转化为兼具实用性与故事性的数字文创,例如:动态壁纸、交互页面等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形式,为用户提供新颖、有趣的体验。

1.开发洪州窑纹样VR展示系统。洪州窑瓷器纹样的VR展示系统能够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纹样的形态,增加用户的交互感。

2.设计动态壁纸。如“洪州窑四季变换”纹样系列动态壁纸,展现纹样在不同季节中的形态,在四季变换中感受纹样的魅力。

3.开发交互页面。如开发具有交互功能的“洪州窑纹样拼图”益智APP,用户可通过拼图去了解纹样的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三、文创产品的市场化策略

如何运用市场化策略,对博物馆文创的用户感知价值进行研究。从而推广洪州窑文创产品,是当前洪州窑文创产品研发面临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品牌建设、拓宽营销渠道、多形式推广等构思了以下策略。

进行品牌建设。打造洪州窑瓷器文创特色品牌,设计洪州窑独特的视觉识别手册,设计标识、衍生品等,运用品牌效应,推广洪州窑文创产品。

打通线上线下多种营销渠道。线上可以通过淘宝、小红书等店铺营销创收,线下可以到市集、景区等地进行售卖。

多形式品牌推广。多个形式传播洪州窑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可以在博物馆开展洪州窑主题展,开设洪州窑瓷器科普讲座、开发制瓷DIY体验工具包、与知名品牌联名等新型形式,以精准的市场化策略,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本研究通过解构洪州窑纹样的文化基因,对洪州窑瓷器文化进行挖掘,在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后,将洪州窑瓷器纹样与洪州窑博物馆文创相结合。通过创新洪州窑瓷器纹样的艺术手法,将其广泛运用于洪州窑博物馆的文创开发产品中,并融合了当地地方特色来丰富洪州窑文创产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尊重了当地文化的历史性和客观性,设计出创新性的文创产品,间接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让洪州窑瓷器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游越.洪州窑青瓷及其成就[J].文物天地,2020,(10):92-96.

[2] 游越,高劲松,邵敏.洪州窑青瓷及其传播发展[J].陶瓷学报,2021,42(03):500-506.DOI:10.13957/j.cnki.tcxb.2021.03.019.

[3] 孟昊明.洪州窑陶瓷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特点[J].陶瓷,2024,(07):143-145.DOI:10.19397/j.cnki.ceramics.2024.07.012.

[4] 陈天怡.基于用户感知价值的洪州窑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3.DOI:10.27206/d.cnki.ggsgu.2023.000802.

作者简介:

刘文婷(2003.8-),女,汉族,济宁市人,本科学历,江西服装学院,学生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

董聪(1980.8-),男,汉族,吉林市人,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学位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美术与艺术应用专业博士在读,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杨博(1975-),男,汉族,黑龙江伊春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民俗文化,陶瓷史。

课题来源:江西服装学院中国洪州窑青瓷纹样的传承与文化创意应用研究

立项编号:JF-LX-XSZX-2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