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刘亚鹏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451
摘要:在新时代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经济迅猛攀升,汽车成为诸多家庭的代步工具,汽车数量的增加致使交通压力逐渐加大,为此国家逐渐加大了公路工程的建设力度。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新型材料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各种新型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环保型沥青材料、高强度钢筋等在公路工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桥梁结构的性能。
关键词:新型材料;公路施工;应用
引言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挑战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型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新型材料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同时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益,也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由此可见,新型材料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型材料性能特点
新型材料在公路施工中具备独特性能优势,改性沥青材料通过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增强了沥青结合料黏聚力和抗变形能力,提升路面抗高低温性能,有效减少路面开裂和车辙病害。纳米改性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掺入混凝土中能填充微观孔隙,增强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智能温控材料采用相变储能原理,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调节路面温度,缓解温度应力,延缓路面老化。纤维增强材料通过三维网状结构,提高沥青混合料内聚力和剪切强度,增强路面抗裂性和抗车辙能力;路基加固新材料采用复合改性技术,增强土体强度,改善路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排水系统新型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抗老化性和耐腐蚀性,延长排水设施使用寿命。新型材料在路面结构层和路基加固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为提升公路工程性能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应用新型材料能有效克服传统材料局限性,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荷载需求,实现公路工程建设技术创新。
2新型材料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2.1路基和填筑材料
在公路水泥稳定的碎石上,需要铺筑土工布,主要是为了减少反射裂缝的发生。再生土工材料是指通过回收废旧土工布、土工格栅等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制备而成的新型工程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特点,能够在保持高抗拉强度的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再生土工格栅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表现卓越,其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稳定性,防止路基沉降和侧向滑移。再生土工材料在高填方路基和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为复杂地形下的公路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植物纤维增强材料指的是将天然植物纤维如椰壳纤维、秸秆纤维等加入土壤或其他基础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绿色填筑材料。这种材料的增强机理主要依赖纤维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界面作用力,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剪强度和抗拉性能。植物纤维增强材料在生态敏感区域的公路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新型混凝土材料
新型混凝土材料是新型材料的典型代表,通过在配合比设计中添加矿物掺和料,可在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的同时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生产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此类掺和料多源于工业副产品,可在实现废物再利用的同时提升混凝土性能。部分高性能混凝土可在较低水灰比条件下保持高流动性和强度,减少水泥和骨料的使用量,达到节材降耗的目的。例如,某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在桥面铺装层选用掺入高比例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通过优化配合比,该混凝土在保证设计强度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减少了水泥用量,大幅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碳足迹;同时,由于粉煤灰为电厂副产物,其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填埋需求;此外,该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强的抗渗、抗裂与耐久性能,可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频率与材料更换需求。
2.3环保型沥青材料
环保型沥青材料,深刻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广泛采用环保原料、全面优化生产工艺、大力强化回收利用等多维度措施,实现了对环境的极大友好与深度保护。环保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与传统沥青相比,差异显著且优势突出。传统沥青的生产高度依赖石油提炼过程中的副产品,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高达每吨数百千瓦时,且伴随有大量的废弃物排放。相比之下,环保改性沥青则是在精选的传统沥青基础上,科学加入特定比例的改性剂,如高性能聚合物、精细橡胶粉等,这些改性剂的添加量通常控制在沥青总量的5%-15%。具体到生产流程,环保改性沥青的生产包括原料的精挑细选、改性剂的精确添加、在特定温度(通常控制在160-180℃)和时间(反应时间约2-4小时)条件下的充分反应或混合,以及后续的成型与环保包装等步骤。其中,改性剂的选择与配比至关重要,直接关乎改性沥青的最终性能与成本控制。
2.4智能温控材料铺设技术
智能温控材料铺设时采用分层设计方案,为实现路面温度智能调控,铺设前需进行现场勘查,确定相变材料添加位置和铺设厚度;基层处理采用凿毛或铣刨方式,增强新旧层结合力,温控材料运输须采用保温车辆,确保材料性能稳定。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将温控材料装入专用摊铺设备,通过温度感应装置调节摊铺温度,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摊铺速度和厚度,避免温控材料分布不均;振捣采用智能振捣设备,根据材料流动性自动调节振捣频率。养护阶段采用智能控温系统,实时监测路面温度变化,确保温控材料性能充分发挥;路面结构层与温控材料层之间设置防水隔离层,防止水分渗入影响温控效果;施工完成后进行路面温度检测,验证温控材料调温效果,确保路面温度调控功能正常发挥。
2.5高强度钢筋
在新型公路建设中应用高强度钢筋不仅可以提高新型公路整体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还可以降低新型公路建设过程中钢筋使用量。并且高强度钢筋的应用可以避免新型公路主体结构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和影响,从而保障新型公路的整体结构质量和使用寿命。并且高强度钢筋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在新型公路建设中应用高强度钢筋可以在满足复杂结构建设要求的同时保障整体结构稳定性。
2.6聚苯乙烯泡沫材料
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简称EPS,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在膨胀、汽化之后可以形成密闭空腔结构,是典型的泡沫轻质塑料,非常适合用作填充材料,密度小、强度高,尤其适合用于软土地基上的市政公路施工。EPS具有几个显著特征:1)渗透性与隔热性能好。EPS可以形成封闭空腔结构,提高公路的隔热保温性能,适用范围广,适合应用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中。2)高强度。EPS质量轻、强度好,在固化剂和水泥的双重固化作用影响下,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还可以在其中添加纤维,进一步提高EPS的抗拉强度。3)疲劳性和耐久性好。EPS无论是在土壤还是在水体中稳定性都较好,不容易产生分解反应与化学反应。即便在炎热的夏季,EPS的物理特征变化也较小,EPS还有较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用于市政公路施工中。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型材料的应用可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碳排放并提升工程耐久性,已成为公路施工领域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同时,技术标准的完善、政策的支持与行业的协同将为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材料的创新、技术的优化、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碳排放评价体系的完善,以此推动公路建设行业迈向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武.公路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管理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4(17):147-149.
[2]陈莹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对策探究[J].青海交通科技,2023(04):70-72.
[3]杨敏霞.新型检测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2(2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