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在煤矿灾害预防中的作用
乔智
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拉布拉煤矿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200
摘要:在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挑战下,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宛如一座坚固堡垒,为灾害预防提供坚实保障。本文别出心裁,深度解析前沿测绘仪器精妙的工作原理及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精准阐释创新测绘技术独特的测量原理与令人瞩目的显著特性,生动展现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数据处理的精妙原理及鲜明特色。深入剖析其在瓦斯、水害、顶板灾害预防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探讨当下应用实际、面临难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煤矿灾害防控呈上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崭新思路,助力煤矿行业迈向安全高效新征程。
关键词: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煤矿灾害预防;安全生产
引言
煤矿开采,犹如在荆棘丛中前行,灾害的阴影始终笼罩,严重威胁着生产安全与人员生命。瓦斯爆炸、水害泛滥、顶板坍塌等灾害,不时给煤矿行业带来沉重打击。此时,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如同一束强光,凭借其精准的数据采集能力和高效的分析手段,穿透黑暗,成为预防煤矿灾害的核心力量。深入探寻其在灾害预防中的关键作用,不仅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更是推动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也将围绕这一核心,开启深度探索之旅。
一、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的原理与特点阐述
1.1 前沿测绘仪器的工作原理及独特优势
前沿测绘仪器为现代化井下测绘奠定基础。以惯性测量单元(IMU)为例,其基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原理,能实时感知井下设备的姿态与加速度变化,通过复杂算法精确计算位置信息。即使在卫星信号无法覆盖的井下深处,也能稳定工作。其独特优势在于测量的连续性与自主性,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可在复杂地质环境中持续提供精准定位数据。激光扫描仪则利用激光束反射测距原理,快速获取井下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1.2 创新测绘技术的测量原理与显著特性
创新测绘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革新了传统测绘模式。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光,精确测量目标点距离,配合旋转与摆动装置,实现全方位数据采集。其显著特性在于测量的快速性与全面性,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大型巷道或采空区的测绘,获取海量且完整的三维数据。微震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捕捉岩体破裂产生的微小震动信号,依据信号特征反演岩体内部结构变化。具有实时性与高灵敏度特性,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岩体失稳迹象,为顶板灾害等预防提供早期预警,在煤矿灾害预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 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的数据处理原理及特色
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的数据处理独具特色。首先运用滤波算法,去除因设备噪声、环境干扰产生的异常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然后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将多种测绘仪器获取的数据整合,如把激光扫描数据与惯性测量数据融合,构建更精准的三维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测绘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地质构造特征、预测灾害风险。
二、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在煤矿灾害预防中的关键作用分析
2.1 在瓦斯灾害预防中的监测与预警作用
在瓦斯灾害预防方面,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作用关键。通过高精度气体传感器与测绘定位技术结合,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分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瓦斯浓度数据与井下巷道、工作面等地理信息融合,直观呈现瓦斯分布状况。一旦瓦斯浓度超过预警阈值,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基于历史测绘数据与瓦斯变化规律,运用数据挖掘算法预测瓦斯涌出趋势,提前制定防控措施。例如在瓦斯易聚集区域,精准定位后加强通风管理与瓦斯抽采,有效降低瓦斯灾害发生风险。
2.2 对水害隐患排查与防治的重要作用
对于水害隐患排查与防治,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至关重要。利用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等测绘技术,探测井下含水层位置、厚度及富水性。通过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清晰展示地下水体分布与地质构造关系,精准定位水害隐患点。在巷道掘进前,依据测绘数据制定探放水方案,确定钻孔位置与深度。在开采过程中,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与采空区积水情况,及时调整排水系统。通过精确测绘,提前发现潜在水害威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水害事故发生,保护煤矿生产安全。
2.3 在顶板灾害预防中的精准测绘与评估作用
在顶板灾害预防中,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发挥着精准测绘与评估作用。运用微震监测、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实时监测顶板岩体变形与位移。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顶板稳定性,预测顶板垮落风险。例如,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顶板表面形态变化数据,结合力学分析模型,判断顶板受力状态。对于存在垮落风险区域,提前采取支护措施,如增加锚杆锚索密度、架设支架等。通过精准测绘与科学评估,及时消除顶板灾害隐患,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
三、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在煤矿灾害预防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3.1 现有技术在煤矿灾害预防中的应用实际情况剖析
目前,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在煤矿灾害预防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型煤矿企业普遍采用先进测绘仪器与技术,构建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安装大量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水害、顶板等灾害相关参数。利用 GIS 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便于工作人员直观了解井下灾害状况。但在一些小型煤矿,受资金、技术人才限制,仍依赖传统测绘方法,对灾害监测能力不足。即使在应用先进技术的煤矿,也存在数据共享不畅、系统集成度不高问题,影响灾害预防效果。
3.2 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应用面临的难题与限制分析
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应用面临诸多难题与限制。井下恶劣环境,如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影响测绘仪器精度与稳定性。在深部矿井,高温可能导致传感器性能下降,测量误差增大。复杂地质条件增加测绘难度,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使信号传输受阻,降低测绘数据准确性。测绘成本也是制约因素,先进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后期维护、校准费用高,部分煤矿难以承担。此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现有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足,影响技术推广与应用效果。
3.3 推动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更好服务灾害预防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推动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更好服务灾害预防,需从多方面发力。研发适应井下恶劣环境的新型仪器与技术,如耐高温、抗电磁干扰的传感器,提高仪器可靠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与预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培训课程,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与共享平台,促进煤矿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持续创新与改进,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将在煤矿灾害预防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四、结论
现代化井下测绘技术于煤矿灾害预防领域,宛如中流砥柱,承载着保障安全生产的重任。从前沿仪器原理、创新技术特性到数据处理特色,为灾害预防筑牢技术根基。在瓦斯、水害、顶板灾害防控中,发挥着监测预警、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关键作用。尽管当前面临应用不均、环境挑战、成本与人才困境,但凭借技术革新、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未来定能突破重重障碍。持续优化技术,不仅能大幅提升煤矿灾害预防水平,更能为煤矿行业安全、高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开启煤矿安全生产的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子龙.测绘新技术在金属矿山井下测量中的应用[J].有色矿冶,2024,40(03):64-66+60.
[2]贺斌.现代测绘技术在矿上测量中的实践[J].矿业装备,2023,(05):54-56.
[3]孔璐,石记章,康跃,等.测绘技术在矿山井下测量中的有效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0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