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作者

李鹏程

231003199408212036

摘要:核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影响显著。此阶段包含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环节,各环节有其特定的造价管理重点。通过强化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提升核电项目投资效益,助力核电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核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核电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宏大、技术繁杂且资金投入巨大,工程造价管理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其中,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涵盖从项目决策到竣工交付的一系列具体工作。若该阶段的造价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成本超支以及工期延误等不良后果,因此深入研究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核电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对于核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而言是极为关键的起始阶段,需要全方位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其中涵盖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可行性等多个层面。就技术可行性来说,需深入考察核电站建设所涉及的核反应堆技术、发电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等,判断这些技术是否成熟且能够满足项目实际需求。经济可行性研究则要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运营成本以及收益预期进行详细分析,以此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环境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在于评估核电站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水资源、大气环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其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通过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仔细对比分析,从众多方案里挑选出最合适的方案,确定合理的项目投资估算,投资估算并非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诸多因素。例如项目建设规模,若规模过大,虽可能满足未来较长时间的能源需求,但建设成本会大幅增加;若规模过小,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核电站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满足当地能源需求的增长。技术标准同样重要,采用更高标准的技术设备,能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可采购成本也会相应提高。设备选型方面,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在价格与性能上差异较大,需要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价格因素,场地条件也不容忽视,场地的地质状况、地理位置等会影响基础建设成本以及输电线路铺设成本等。以确定核电站装机容量为例,需要结合当地能源需求情况,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能源消耗趋势,同时考虑电网承载能力,确保核电站所发电力能顺利并入电网,还要充分考量建设成本,在满足能源供应和电网接入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装机容量方案。准确的投资估算能为后续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可靠基础,有效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项目投资失控,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开端。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在核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对项目造价有较大影响,设计过程中,大力推行限额设计是控制造价的重要手段,所谓限额设计,就是依据批准的投资估算把控初步设计的各项指标,再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来约束施工图设计。设计单位有责任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以降低工程造价,比如在设计核电站建筑结构时,运用先进结构设计技术,在严格满足安全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建筑材料使用量。一些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可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优化结构布局,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同时,要高度重视设计审查工作,组织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核安全等相关领域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深入审查,专家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如设计规范遵循是否准确、各系统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有无可优化的设计细节等,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及时修改设计缺陷,可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因设计问题导致的变更,避免工程造价增加。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核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严格把控工程变更是重中之重。工程变更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设计变更可能是因为设计方案在施工中发现不合理需调整;施工条件变化,如施工现场地质条件与预期不符、恶劣天气影响等;业主需求调整,随着项目推进,业主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功能、布局等提出新要求。每一次工程变更都很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增加,所以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审批时要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对于一项设计变更,要分析变更是否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唯一办法,有无更经济合理的替代方案,变更后对项目整体进度、质量和造价的影响程度等。只有经过严格审批通过的变更才能实施,并且要及时对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化进行精确核算和合理调整。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能有效避免因施工组织不当导致的窝工、返工等现象。窝工造成施工人员和设备闲置,浪费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返工不仅浪费材料和人工,还可能延误工期,增加额外赶工成本,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施工过程顺畅高效,以此节约施工成本。另外,严格控制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价格也是降低造价的重要方面,通过招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供应商提供更合理价格;集中采购可利用采购规模优势,获得更优惠采购价格,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原材料和设备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后期维修、更换成本增加。造价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信息收集,通过现场人、财、物等实际状况的全方位信息掌控,与工程合同、施工清单、项目图纸进行比较,主动发现问题,控制工程造价。

四、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对项目最终造价进行核算和审查,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需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建设单位要组织专业人员对结算报告进行细致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是关键之一,要仔细核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结算报告中的数据是否一致,防止出现工程量虚报情况;计价是否符合合同约定,需依据合同规定的计价方式和单价,检查各项费用计算是否正确;各项费用计取是否合理,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等费用的计取标准进行审查,确保符合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严格的竣工结算审核,能精准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造价偏差,保证项目最终造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从项目建设成本、运营收益、投资回收期等多个角度考量,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核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帮助后续项目在决策、设计、施工等各阶段更好地控制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结束语:

核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建设设施,能解决生产生活必要的电力瓶颈。工程造价是核电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核电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特别是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事关工程建设成败和进度质量、企业经济效益、工程社会效益、国家整体建设和民生大计,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人员素养、运用信息化手段,能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核电行业稳健前行,助力全球能源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高露萍.核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2):56.

[2]邓治国,单东亮,梁潇.核电工程资金保障与造价控制双促进管理实践[J].中国核工业,2024,(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