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浅谈利用能源平衡表获取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数据探究
李媛
元江县地方统计调查队 653300
摘要:在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准确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对于制定有效的减排政策至关重要。能源平衡表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工具,能够提供丰富的能源数据信息。本文探讨了在 “双碳” 背景下,如何利用能源平衡表获取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数据,阐述了从能源平衡表中提取碳排放数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说明。为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双碳;能源平衡表;碳排放;统计核算
一、引言
在 “双碳” 目标背景下,准确的碳排放统计核算至关重要。能源平衡表作为重要统计工具,可提供丰富能源数据。本文探讨如何利用其获取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数据,为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二、从能源平衡表中获取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数据的方法
(一)确定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另一种是基于能源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基于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乘以相应的碳排放系数,然后将所有能源的碳排放量相加得到总碳排放量。基于能源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是将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乘以相应的能源排放因子,然后将所有能源的碳排放量相加得到总碳排放量。

(二)提取能源平衡表中的相关数据
1. 能源消费量数据
能源平衡表中的能源终端消费部分提供了各个领域的能源消费量数据,包括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碳排放计算的基础数据。
2.能源排放因子数据
能源排放因子是指单位能源消费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能源排放因子的大小取决于能源的种类、质量和燃烧方式等因素。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或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能源排放因子数据。
3.能源加工转换数据
能源平衡表中的能源加工转换部分提供了炼油、发电、供热等环节的能源投入和产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4.能源损失数据
能源平衡表中的能源损失部分提供了能源在输送、储存和加工转换过程中的损失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能源损失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三)进行碳排放统计核算
根据确定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提取的能源平衡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碳排放统计核算。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各个领域的碳排放量
将各个领域的能源消费量数据乘以相应的能源排放因子,得到各个领域的碳排放量。
2.计算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根据能源加工转换部分的数据,计算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3.计算能源损失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根据能源损失部分的数据,计算能源损失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4.汇总得到总碳排放量
将各个领域的碳排放量、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损失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相加,得到总碳排放量。
三、利用能源平衡表进行碳排放统计核算的案例分析
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的能源平衡表如表 1 所示。
(一)计算各个领域的碳排放量
1. 工业领域的碳排放量
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费量为 800 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为 500 万吨标准煤,石油消费量为 200 万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量为 100 万吨标准煤。根据能源排放因子,工业领域的碳排放量为:
500×2.66 + 200×2.02 + 100×1.63 = 1330 + 404 + 163 = 1897(万吨二氧化碳)
2.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
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量为 300 万吨标准煤,其中石油消费量为 300 万吨标准煤。根据能源排放因子,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为:
300×2.02 = 606(万吨二氧化碳)
3.居民生活领域的碳排放量
居民生活领域的能源消费量为 200 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为 50 万吨标准煤,石油消费量为 50 万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量为 100 万吨标准煤。根据能源排放因子,居民生活领域的碳排放量为:
50×2.66 + 50×2.02 + 100×1.63 = 133 + 101 + 163 = 397(万吨二氧化碳)
(二)计算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1. 炼油过程的碳排放量
炼油过程的能源投入为 300 万吨标准煤,产出为 200 万吨标准煤汽油和 300 万吨标准煤柴油。根据能源排放因子,炼油过程的碳排放量为:
300×2.02 - (200×2.02 + 300×2.02) = 606 - 1010 = -404(万吨二氧化碳)
2.发电过程的碳排放量
发电过程的能源投入为 600 万吨标准煤,产出为 400 万吨标准煤电力。根据能源排放因子,发电过程的碳排放量为:
600×2.02 - 400×0.55 = 1212 - 220 = 992(万吨二氧化碳)
3.供热过程的碳排放量
供热过程的能源投入为 300 万吨标准煤,产出为 100 万吨标准煤热力。根据能源排放因子,供热过程的碳排放量为:
300×2.02 - 100×0.55 = 606 - 55 = 551(万吨二氧化碳)
(三)计算能源损失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能源损失过程的能源消费量为 200 万吨标准煤,假设能源损失过程中的能源排放因子与能源终端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排放因子相同。根据能源排放因子,能源损失过程的碳排放量为:
200×(1897/800 + 606/300 + 397/200)/3 = 200×(2.37125 + 2.02 + 1.985)/3 = 200×6.37625/3 = 425.0833(万吨二氧化碳)
(四)汇总得到总碳排放量
总碳排放量为各个领域的碳排放量、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损失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之和,即:
1897 + 606 + 397 + (-404) + 992 + 551 + 425.0833 = 4464.0833(万吨二氧化碳)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利用能源平衡表可以获取碳排放统计核算所需的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总碳排放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计算方法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
在 “双碳” 背景下,利用能源平衡表获取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数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源平衡表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工具,能够提供丰富的能源数据信息,为碳排放统计核算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确定碳排放计算方法、提取能源平衡表中的相关数据和进行碳排放统计核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在 “双碳” 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能源平衡表等统计工具,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为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韶华,杨志葳,张伟,等.“双碳”背景下碳排放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及发展脉络梳理[J].生态经济,2023,39(12):222-229.
[2]顾雯,杨帆,段柳华.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天津碳排放量计算和分析[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16):100-102.
[3]杜旺兵,邵文瑞,杨艳艳,等. "双碳"背景下浅谈利用能源平衡表获取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数据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22(1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