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

作者

郭继勇

江苏丰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800

摘要:BIM技术是一种三维立体建模技术,不仅能构建清晰、直观的三维模型,用于设计优化与审核,也能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效益。从BIM技术的应用优势来看,其能为水利工程施工搭建协同管理平台,确保各类资源得到合理应用,促进各项交流协作,及时解决工程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从水利工程施工角度,探讨BIM技术在全过程协同管理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提升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达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目标。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能构建三维模型,为项目建设方提供参考,用于对决策、管理的调整与优化。首先,BIM技术常被应用于设计环节,比如传统建筑设计图纸为二维平面化,这种设计图纸无法更为生动、直观的展示建筑的各个环节。设计人员依靠BIM技术平台,能清晰展现建筑的各个部分结构。其次,BIM技术平台能促进项目各个环节协同配合,为各个部门提供协同的线上平台,如果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在平台中反馈,以便各部门紧密配合与合作。最后,BIM技术可以对工程项目的技术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方式能分析相关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对不合理的地方优化完善,从而保障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顺利进行[1]。

二、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分析

协同管理是指整个项目中的各类资源,之后统筹分配,提升项目施工效率及质量。基于BIM技术的应用优势,能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搭建协同管理平台,促进各方交流与协作,保障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一)协同管理原则

一是整合资源原则。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协同管理要遵循整合资源、优化配合的原则,要求施工单位应促进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积极协作,让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合理有序,不断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效率。二是信息共享原则。在BIM技术的应用支持下,协同管理要遵循信息共享原则,比如依据BIM技术,搭建协同共享的平台,通过相关平台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分析,以便进行协调、调整,提升协同管理成效。三是明确责任原则。BIM技术应用下,协同管理要遵循明确责任原则,要求各个部门落实自身职责,确保协同有序、协同职责清晰,从而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成效[2]。

(二)协同管理流程

BIM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环节,可以搭建全过程协同管理平台,促进各方协作交流。第一,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准备环节,比如构建协同管理的平台,让各部门之间积极沟通交流,确保建材采购、施工设备准备、工程勘察等工作满足水利工程施工要求。第二,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能构建清晰、立体的三维建筑模型,便于设计人员及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水平。第三,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阶段,比如对于施工现场的监控,可以通过BIM技术平台开展。通过配合现场监控设备,能实时采集施工现场数据信息,有助于提升施工阶段的管理效果。同时BIM平台也能为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以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反馈施工现场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水平。第四,结束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验收以及竣工,依靠BIM技术,不仅能记录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缺陷问题,便于反馈与整改[3]。

三、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可以在项目中引入BIM技术,通过BIM技术搭建协同管理平台,增强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程度,减少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问题,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本章节将结合案例项目,分析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参考,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一)工程概况

本次探讨某水利工程项目(以下简称D项目),D项目的程总库容1112m3,该工程项目主要用于区域供水、区域农业生产灌溉。大坝最大坝高49.5m,坝顶长度为157.3m,坝顶宽度为6m。为了减少D项目施工中的问题,实现协同管理,施工单位将在D项目施工中引入BIM技术,构建全过程协同管理平台,以便提升D项目施工各个环节的配合程度,统筹项目资源,保障D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工程实践

第一,搭建协同管理平台。施工单位在D项目开始前,应基于D项目优势,利用BIM技术搭建协同管理平台,主要目的是整合项目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材料资源、设备资源等,统筹管理、合理分配,提升D项目施工成效。在构建BIM技术搭建协同管理平台的过程,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构建分析,如全过程协同管理的要点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构建过程进行调整,以满足D项目协同管理要求。

第二,实施协同管理。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实施施工全过程的协同管理时,可以从以下着手:首先在施工之前,利用协同管理平台收集各类数据,包括项目数据、施工现场数据、施工技术数据、施工设备数据、施工预算数据等,以便为材料采购、设备准备等环境提供参考。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利用BIM技术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审核,如果发现方案中与施工现场不符合的地方,应及时反馈,以便设计部门安排人员对施工方案中不足的地方进行优化与完善。其次在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可以推进施工现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施工现场安装各类传感器、监控设备,将相关设施与BIM协同管理平台连接,以便管理人员远程化、动态化监督施工现场,及时发现D项目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造价问题以及进度问题,确保施工设备操作、施工工艺操作符合D项目的要求。最后是验收检查环节,验收检查部门可以通过BIM平台,反馈验收检查所发现的一些问题,通过系统平台能与负责人实时沟通,以便对不足的地方进行重新施工,保障D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第三,做好协同管理保障。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搭建D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协同管理平台时,要注重管理队伍建设、运维建设等,保障D项目施工顺利进行。一方面,施工单位要根据BIM技术平台,组建专业化管理队伍,比如一些管理人员对BIM技术、协同管理不了解。为了提升管理人员的相关认识,施工单位要针对管理人员的不足,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方案,通过培训方式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使其能满足BIM协同管理要求。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平台搭建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平台时,还要注重定期运维检修,确保软硬件没有故障问题,保障BIM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D项目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水平[4]。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能构建协同平台,便于设计部门、施工部门、采购部门、管理部门之间交流协作,及时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使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此,文章从水利工程施工角度,探讨BIM技术在全过程协同管理的应用的建议,比如构建BIM技术搭建协同管理平台的过程,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构建分析,优化与调整方案计划,提高构建效果;施工单位要根据BIM技术平台,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方案,通过培训方式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使其能满足BIM协同管理要求,同时也要注重定期运维检修,确保软硬件没有故障问题等。希望上述探讨与分析能为BIM协同管理平台搭建提供参考,助力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余玫芳,陈景祥,刘辉.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4,43(29):159-162.

[2]刘威.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研究[J].水上安全,2024,(10):61-63.

[3]江涛,梁林,李成.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4,(03):98-100.

[4]曾志强.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