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张晓翠
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中心小学
摘要:在教育持续革新的当下,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前沿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融入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本文紧密围绕2022版课程标准,系统探讨了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策略。通过深度跨学科整合,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和方法相融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创意的学习主题。同时,本文深入剖析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充分展现了其在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及培育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卓越成效。这一研究成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策略;综合素养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2022版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倡导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其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策略的理论基础
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依托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项目式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贴近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应成为知识构建的主动参与者;多元智能理论则主张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多远潜能,通过多样化智能的培育促进其全面发展;而项目式学习理念则聚焦于学生在应对真实挑战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育。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精准定位跨学科融合点,设计综合性主题任务
在实施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教师需要首先明确跨学科教学的逻辑前提,深入探究为什么跨学科、为哪个学科跨、要跨什么内容以及跨到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紧扣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精心选择跨学科内容,旨在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以综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 “面积”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校园绿化小能手”的综合性主题任务。这一任务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面积计算、比例尺缩放等数学知识,还要融入科学、艺术等多学科元素。学生需实地考察校园绿地,测量并计算各区域面积,同时结合科学知识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运用艺术眼光设计绿化图案,最终制定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校园绿化规划方案。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素养。
(二)深度挖掘内在联系,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
教师应积极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准确把握跨学科融合的关键点,以实现知识的深度整合和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图形变换时,教师可以结合美术中的图案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规律,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在探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可以融入信息技术学科,利用电子表格或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在理解“统计与概率”时,则可以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预测市场趋势,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真实情境,激发跨学科学习热情
合理的情境是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所在。教师应精心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融入跨学科的学习氛围之中。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校园寻宝图”的情境,让学生在校园内实际运用方向和位置的知识,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地图阅读技能,寻找隐藏的宝藏。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设计启发性驱动性问题,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是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和发展小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重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经历猜想、讨论、探究等环节,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探究“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多少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如果分的人数或蛋糕的大小发生变化,分数又会如何变化?”这样的驱动性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如数学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项目式学习,深化跨学科知识应用与实践
跨学科主题教学往往聚焦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应对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城市交通流量分析”的项目,让学生分组收集不同时间段、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数据,运用数学中的统计知识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制作交通流量分布图,提出改善交通拥堵的建议。学生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跨学科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六)坚守数学本位,强化核心概念迁移应用
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守数学本位,确保数学的核心概念与思维方法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避免让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偏离轨道,沦为单一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师应紧扣数学的核心概念,如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深入挖掘这些概念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的应用”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科学学科中的“测量与绘图”内容,让学生利用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既巩固了比例知识,又提升了空间想象和实践操作能力。
(七)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习策略优化
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手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应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涵盖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通过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总结概括,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学习方式和策略的调整、改良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跨学科项目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会,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如报告、海报、视频等)展示学习成果,并通过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共同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跨学科融合点、实现多学科融合、创设生活化真实情境、设计启发性驱动性问题、实施项目式学习、坚守数学本位和实施多元评价等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艺骜.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No.466(10).
[2]郭华,袁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及实施要点[J].中小学管理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