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业教育助力低空经济构建新质生产力研究

作者

张佳智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32011

摘要: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构建路径,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道路,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职业教育;低空经济;无人机;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作为近几年最被关注的领域,发展迅速,已然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它融合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对于拉动国内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应用场景也日益广泛,如交通出行、物流运输、农业植保、文旅观光等。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瓶颈、政策限制、市场接受度等问题,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将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职业教育可以为低空经济提供专业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和普及;低空经济可以为职业教育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未来低空经济产业将继续以通用航空为主体,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在低空消费市场的拉动下向技术突破、产业融合、绿色环保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的结合模式和发展路径,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和低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促进就业和产业升级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逐渐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低空经济以其技术多元、要素集中、服务泛在、场景复杂的特征,迅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富集场域。这种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为产业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

职业教育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数据来看,我国已经构建了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这些教育机构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职业教育需与低空经济紧密融合。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职业教育能够紧密跟踪市场需求,根据低空经济产业的实际情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与实际产业需求相匹配。这种调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还能够为低空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3.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对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经济增长方面,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的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培育、市场推广与应用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的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大量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职业教育助力低空经济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1.政策支持与引导

近两年,中国政府层面也发布一系列政策,2023年5月31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条例》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无人机进入元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3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该方案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为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政府还建立了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的合作机制,促进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这些机制的建立,为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支持。

为了确保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政府还加强了对其的监管与评估。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符合行业要求;政府加强对低空经济产业的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职业教育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2.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在低空经济领域,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由于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传统职业教育往往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职业院校需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与低空经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活动。

合作创新应当是产教融合的重中之重的。在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而职业院校则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校企双方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实习实训等活动。

合作共建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例如,一些职业院校与低空经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无人机实训基地和航空维修中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3.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法优化

在教学模式方面,职业院校应当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用于提升教学成效及学生的学习体验。线上教学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先进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参与度。而线下教学则侧重于实践操作与师生互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项目实施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汲取知识,在实操中提升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思维。

职业教育还重点还应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技能提升。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的支撑,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低空经济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4.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培育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手段。学校需打造具有低空经济特色的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且仿真的实践训练氛围。此类实训基地可涵盖无人机模拟训练实训区、无人机组装调试实训区、无人机行业应用实训区等等,促使学生在实操中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与知识。此外,学校还应当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双方共建实训基地,达成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效果。借力校企合作之力,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领会行业发展脉络与企业需求,进而更出色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覃睿:《再论低空经济:概念定义与构成解析》,载于《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3年12月第41卷第6期;

2.范恒山:《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和趋势》,《低空经济参考》,2022年第3期。

中国电子劳动学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发展课题《职业教育助力低空经济构建新质生产力研究》(课题编号:Cea1202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