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

作者

孙慧云

河北省涞源县第一中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4300

摘要: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然而,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分析并解决这些难点,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难点;对策分析

1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难点分析

1.1学习兴趣不足

高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一方面,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对未来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缺乏学习的动力。

1.2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读—译—抄—背”的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和互动性。这种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1.3教学内容局限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局限于课本中的篇目,缺乏对课外文言文材料的拓展和延伸。这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难以形成系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

2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策分析

2.1激发学生兴趣

2.1.1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课外活动。例如,文言文朗诵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诵技巧,增强他们的语言表现力;文言文写作比赛则鼓励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进行创作,既是对他们文言文掌握程度的检验,也是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喜爱。

2.1.2结合现实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使文言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讲解荀子的《劝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对于终身学习的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讨论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劝学》中的思想精髓,还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2.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2.2.1注重词汇积累

在文言文教学中,字词的教学是基石。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词汇体系,应加强对文言文字词的讲解,不仅限于字词的表面意义,更要深入挖掘其本义、引申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讲解某个字词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其原始含义,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演变与引申,从而使学生对该字词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此外,鼓励学生多读多背,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实践,不断积累文言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库。

2.2.2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重要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与背诵。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可以逐渐熟悉文言文的语音节奏、句式结构,形成对文言文特有的语言感知能力。背诵则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记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文言文的表达习惯与语言特色。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语感水平。

2.3改进教学方法

2.3.1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还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讲解《荆轲刺秦王》这一经典篇目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荆轲、秦王、燕太子丹等角色,通过模拟刺秦的场景,深入体会文本中的人物性格、心理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还能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2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例如,在讲解某个文言文段落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主题、人物关系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2.4增加课外文言文材料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应局限于课本中的篇目,而应广泛搜集和筛选优质的课外文言文材料,如古代散文、诗词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过引入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散文,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等,让学生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与智慧;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这些课外材料的融入,无疑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2.5鼓励教师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新精神是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应鼓励教师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为了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设立教学创新奖、举办教学创新大赛等,对在教学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还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创新氛围。

结束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难点,但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就能够克服这些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拓展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丁燕. “先学后教”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

[2]陈雪. 一体四面视角下高中政论类文言文教学研究[D]. 四川轻化工大学, 2022.

[3]孙铭阳.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 延边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