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彭毅
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道路桥梁隧道作为交通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众多施工人员的协同作业,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因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误,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加强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深入研究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文深入分析了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为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1.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技术与设备管理不善
在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然而,一些施工单位在编制方案时,未能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以及工程结构特点等实际情况,导致施工技术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例如,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围岩的类别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可能会引发围岩坍塌事故。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这些设备在长期高强度的使用过程中,如果缺乏定期的维护保养,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例如,起重机的钢丝绳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可能会导致吊运过程中重物坠落;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叶片损坏未修复,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影响工程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1.2环境因素影响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大多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如软土地层、岩溶地区、断层破碎带等。这些不良地质条件会给施工带来诸多困难和安全风险,如地基沉降、涌水涌砂、塌方等。如果在施工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天气变化也会对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产生影响。例如,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积水,影响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基础的稳定性;大风天气可能会对高空作业的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严寒天气可能会使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影响工程质量。
1.3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中部分施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他们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如不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等,为施工安全埋下隐患。部分施工管理人员过于追求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组织和安排过程中,未能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和检查机制,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1.4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诿,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例如,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维护,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当防护设施损坏时,无人及时修复,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与考核机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没有进行严格的处罚,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2.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招聘管理,优先录用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安全意识的人员。在施工人员入职前,组织开展全面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公司级、项目级和班组级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应急救援技能等方面[2]。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使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此外,要定期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管理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其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业务水平。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2 强化环境监测与应对
2.2.1 加强地质勘察与监测
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手段,如地质雷达、物探、钻探等,准确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地下水情况、不良地质分布等信息。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地质监测系统,对围岩的变形、应力、地下水水位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例如,在隧道施工中,当监测到围岩变形速率加快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控制开挖进尺等措施,防止围岩坍塌事故的发生。
2.2.2 应对气象条件变化
施工单位应与气象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在暴雨天气来临前,加强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建设,清理排水渠道,确保积水能够及时排出;对临时设施和施工设备进行加固,防止被风吹倒或被水淹。在大风天气,停止高空作业,对起重机等高耸设备进行防风锁定,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在严寒天气,采取保暖措施,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加热和保温,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
2.3.1 明确安全责任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以及施工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权限,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安全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使各级人员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安全责任,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安全管理格局。
2.3.2 加强安全监督与考核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检查和巡查工作。成立由专业安全工程师组成的安全监督小组,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如无人机用于高空作业区域巡查、无损探伤仪用于钢结构检测等。安全监督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全面巡查,对深基坑、高墩柱、隧道掌子面等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每日专项检查。检查内容涵盖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性、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安全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等多个方面。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并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结语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人员、技术、设备、环境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 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优化施工技术与设备管理、强化环境监测与应对以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等,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蒋鑫.论加强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J].中华建设,2022(05):46-48.
[2]李立基.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监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