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引领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

作者

赵丹

兰州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新区730300

摘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征程中,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打造至关重要,而师德师风建设则是其中的核心与基石。党的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具有价值相通的内在逻辑。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建引领;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1.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应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师德师风的建设在高校管理中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许多高校建立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但仍因外部环境因素,高校自身文化、体制性的不适等原因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教师素质的提升、教育质量的保证,仍然是各高校在教育改革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2.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识问题

虽然外部监督与制度约束对于师德师风建设有一定作用,但核心还在于老师自身的自觉意识。然而,部分教师对师德师风的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角色和责任。第一,职业道德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教师工作仅仅视为一种谋生手段,缺乏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缺乏榜样意识。部分教师未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以身作则;第三,教育观念落后。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第四,存在利益驱动意识。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会受到利益的诱惑,将个人利益置于学生利益、集体利益之上,做出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2.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难点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难点。第一,教师师德师风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管理标准。在多数高校中,无针对师德师风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各个二级学院对于师德师风的标准和管理尺度尚不统一;第二,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完善。由于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私密性,一些违反师德的行为可能难以被及时发现。此外,目前的师德考核指标往往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考核方式也相对单一,多以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为主,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导致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第三,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滞后性。师德师风评价通常一年只进行一次,造成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不能及时被发现、纠正。在管理方法上,即便已有评价机制,也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纳入日常管理中。此外,惩处失范行为的制度缺乏严肃性保障,很多师德缺失行为都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

3.党建引领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路径

3.1强化党建引领,筑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根基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站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度,深刻把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意蕴。以高质量党建为思想引领是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党管人才”关乎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方向。师德师风建设是“党管人才”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需将党建引领贯穿全流程。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各环节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

3.2健全责任架构,夯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保障

强化学校党委在教师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构建党政协同治理、职能部门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系统梳理党委教师工作部与其他工作部门的职能关系,形成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构建纵向五级责任网络,将责任精准落实到学校、学院、系、党支部和教师个人,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作用,将基层党组织作为关键着力点,聚焦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以政治引领为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支部,充分激活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将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要求细化到每个支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覆盖、精准落地,切实发挥党支部在党员思想淬炼和行为规范中的关键作用,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坚实堡垒。另一方面,要推进工作方式创新,使基层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平台。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中,如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以党支部为单位引导教师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学习讨论。同时,注重将党的理论学习与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有机结合,以党的优良作风引导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建立健全常态化思想政治学习机制。

3.3强化制度规约,构建长效师德师风培育体系

要构建党建引领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则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强化制度规约来确保机制构建的长期性和严格性。第一,统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一体化发展路径,积极探索高质量党建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双向管理机制,构建“组织、制度、教育、典型、考核”“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第二,推进师德师风评估标准的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常态化考评体系,打破师德考评周期性、形式化的弊端,使师德表现的考评贯穿于教师日常工作中,将师德考评体系嵌入教师的日常管理机制中。同时将师德考评结果与职务评聘、考核、奖励、分配等挂钩,形成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三,强化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行为规范的监督检查和反馈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有效监督师德失范行为,并由党组织对不良行为及时纠正、查处;第四,党组织要加大对师德失范行为纪律审查的力度,对于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要做到及时、公正处理,建立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机制,确保对师德失范行为及时有效制止,树立党组织在教师队伍中的权威与公信力。

结束语: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校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携手共进,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高校发展的核心路径。在未来的征程中,高校应持续深化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的融合,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尚的师德师风感染人、塑造人,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参考文献:

[1]云兵兵,马国超,王景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21(03):79-81.

[2]李洁.关于做好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文教资料,2021(06):25-26.

[3]丁品高.高校师德典型宣传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26)17-19.

[4]陈锦帛.“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25-27.

作者简介:赵丹(1994.5-),女,汉族,甘肃张掖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