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温湿度计检定校准注意事项

作者

陈志云

漳州市计量所,363000

摘要:温湿度计是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重要计量器具,其准确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详细分析了温湿度计检定校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从环境要求、检定方法、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为提高温湿度计检定校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温湿度计;检定;校准;注意事项;不确定度

引言:温湿度计作为测量温度和湿度的基本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仓储物流等诸多领域。随着各行业对测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温湿度计的检定校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的检定校准不仅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还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降低测量误差。

一、检定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1、环境条件要求

检定校准实验室应具备恒温恒湿条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10)%RH。实验室内应避免阳光直射、气流干扰和振动源。同时,需确保实验室内无腐蚀性气体和粉尘污染。温湿度检定场所应远离热源、空调出风口等,以确保环境条件的稳定性。

2、标准器具准备

检定校准使用的标准器具必须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且其准确度等级应至少高于被检仪器一个等级。标准温度计和标准湿度计在使用前应进行预热和校验,确保其示值稳定可靠。同时应准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如恒温槽、恒湿箱等。

3、被检仪器检查

对被检温湿度计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机械损伤、显示清晰、按键功能正常。数字式温湿度计需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对于新仪器,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和调试,记录仪器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编号、测量范围等。

二、检定校准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1、温度检定要点

温度检定点应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通常选择测量范围内的上、中、下三个点。对于特殊用途的温度计,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检定点,检定点的选择应避开温度计的临界区域。每个检定点达到温度要求后,应给予充足的稳定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在稳定期间,应观察示值变化,确保其波动在允许范围内。对于玻璃液体温度计,还需考虑液柱的温度滞后效应。对于玻璃温度计,应采用与刻度线垂直的视线读数,避免视差误差。数字式温度计应在示值稳定后记录数据,每个检定点应进行3次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2、湿度检定要点

根据被检湿度计的测量范围应选择合适的湿度发生装置,低湿度段可采用双压法或双温法湿度发生器,高湿度段可使用饱和盐溶液法,还要确保湿度发生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湿度检定点通常选择20%RH、50%RH和80%RH三个点,特殊要求可增加检定点。检定时应从低湿度向高湿度方向进行,每个检定点的相对湿度波动应不超过±1%RH。湿度检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仪器的响应时间,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存在差异。一般应等待2-3个响应时间后再进行读数,确保示值真实反映环境湿度。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评定

1、误差计算

计算被检仪器示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得到绝对误差,对于每个检定点的多次测量结果,应计算平均值后再进行误差分析。某些情况下需要计算相对误差,特别是在评估湿度计性能时,相对误差计算应考虑测量范围和实际应用需求。

2、不确定度评定

主要考虑标准器具的不确定度、重复性不确定度、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等各种因素,对于数字式仪器还需考虑量化误差的影响。采用A类和B类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重复测量的统计分析,B类不确定度包括仪器本身的误差、环境影响等系统性因素。

四、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

1、环境影响控制

温湿度计检定过程中的环境控制是保证检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实验室内部温度波动会直接影响被检仪器和标准器具的示值稳定性,因此需要通过恒温空调系统持续调节室温,使其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对于高精度温度计检定,还需考虑温度梯度的影响,可在检定现场设置多个温度监测点,实时记录温度变化趋势。当室温出现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使用温度补偿技术进行修正。湿度环境的控制同样重要,人员呼吸会造成局部湿度升高,检定人员应与被检仪器保持适当距离。实验室的门窗开关会引起气流扰动和湿度波动,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门操作。通风系统的设计要合理,既要保证空气流通,又要避免强烈气流对检定环境的干扰。在进行高湿度检定时,还需注意防止冷凝水的影响,可采用防护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2、操作规范要求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各个检定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检定前的仪器预热时间应充分,数字式温湿度计一般需要预热30分钟以上,某些高精度仪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熟练掌握检定方法和注意事项。数据记录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除了测量数据外,还要记录环境条件、仪器状态等相关信息。检定原始记录应使用专用表格,字迹要清晰,严禁涂改。检定结果的处理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包括误差计算、不确定度评定等。所有检定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检定结果具有可追溯性。

3、质量保证措施

标准器具是检定工作的重要依据,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送检、期间核查、使用维护等环节,每次使用前都要检查标准器具的有效期和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标准器具的使用环境、搬运方式都要符合要求,避免因保管不当造成性能下降。实验室要积极参加计量技术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通过结果分析找出不足并改进。内部质量审核要定期进行,审核内容包括人员能力、设备状态、记录管理、检定过程等各个方面。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检定工作持续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必要时可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检定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温湿度计检定校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需要在严格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通过科学的方法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确保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李晓兰. 关于温湿度计检定校准注意事项的探讨 [J]. 大众标准化, 2024, (22): 178-180.

[2]潘永杲, 周逸, 闵琪涛, 李峻. 基于图像识别的数字温湿度计自动校准装置的设计 [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 50 (02): 15-18.

[3]李玉霞, 王怀全. 关于温湿度计计量确认的讨论 [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2, 49 (06): 103-104+107.

[4]穆蕾, 梁兴忠, 马嫣, 徐华太, 尹遵义, 尹跃, 冯玉辉, 徐兴业. 温湿度计自动拍照检定系统研制 [J]. 化学分析计量, 2021, 30 (10):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