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魅力

作者

刘长海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陈棚小学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是对教师进行课堂评估的重要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同样的教案,在不同的老师手里,效果却大相径庭。有些老师妙语连珠,一堂课下来就能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而有些老师却是口无遮拦,讲得再好的教案也让人厌烦,提不起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使用评估语言,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魅力。

一、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幽默趣味

评价性语言有艺术魅力,能营造氛围、促学生成长,教师幽默语言运用尤为关键,可缓解紧张、激发思维,是现代教师应培养的素质。小学语文课堂中,恰当幽默评价如“调味料”,能提升语言品质、优化效果。如在《咕咚》教学中,学生朗读缺情感,教师幽默引导,既指出不足又保护积极性。其价值在于轻松指出问题、维护自尊,活跃气氛、提升参与度,深化教学效果。教师应掌握此艺术,让课堂严谨又活泼。

二、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实事求是

新课标倡导小学语文课堂采用激励性评价,但实践中需避免过度使用 " 你真棒 " 等笼统表扬。教师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评价:对独特见解给予真诚赞赏,对错误答案则需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修正。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为例,当学生朗读缺乏情感时,教师可先肯定其认真态度,再启发思考:" 我们感受不到你的激情,想象傣族人见到周总理的心情? " 这种既保护积极性又指出改进方向的评价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进步。随后让第二位学生朗读时,教师可通过" 感谢前一位同学的启发" 等表述,既肯定现有成果,又强化合作学习价值。有效的课堂评价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针对性,根据具体表现给予反馈;二是发展性,既肯定进步又指明方向;三是互动性,营造相互学习的氛围。这种评价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随机应变

当老师用言语对别人进行评估的时候,还可以对别人报以微笑、点头、注视、抚摸、鼓掌等,这些都会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比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时,老师读到:“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有个同学大声地念着,声音很大,这时,老师摸摸小孩的脑袋,微笑着问:“你在跟谁讲话?”同学们和老师都哈哈大笑,那个同学也会意,再念了一遍,字里行间充满了关怀,抚慰,充满了耐心的劝说,读出了李大钊要在北京继续工作的决心,读出了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深思,领悟“笑外之音”,从而实现思想的一次跳跃。

四、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动形象

教学评价语言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应避免单一刻板的评价方式,通过灵活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评价语言更具感染力。这种生动的评价不仅能准确传达教学目标,还能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敬佩。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针对不同情境设计特色评价。如当学生完成优秀作业时,可采用 " 你的思路如此开阔,老师都想走进你的思维世界看看 " 等富有想象力的评价;在学生朗读课文时,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肯定其表现。这些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激发学习兴趣。要使评价语言真正发挥效用,教师需注意:一是注重日常积累,形成个性化的评价语料库;二是把握评价时机,做到恰如其分;三是保持持续性,通过长期实践提升评价艺术。这种生动丰富的评价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语文学习热

情。

五、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真实互动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置特殊的学习场所,将学生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时,我播放了两段录像:一段是叙利亚的儿子,他在战火中,看到中国人带来的食物,拼命地抢夺;还有一段是和平年代,中国孩童衣食无忧,无忧无虑,学习快乐,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们对和平的过往,对世界上战乱之地的人们产生了共鸣,人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在真实的互动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极佳。

六、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宽容的教学评价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当学生的理解与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时,教师应避免简单否定,诸如 " 你的想法不对 " 这类评价会压制学生的思考积极性。相反,采取包容的态度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以《陶罐和铁罐》教学为例,当学生提出 " 铁罐也有道理 "的不同见解时,教师没有否定,而是肯定其独立思考:" 你的想法很有见地,老师欣赏你的思考。"这种宽容的评价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鼓励了批判性思维。有效的宽容评价应做到:第一,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非单纯追求标准答案;第二,将" 错误" 视为学习契机而非失败;第三,用建设性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真正体现教育评价的育人价值。

七、课堂评价语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智慧火花

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在于 " 点得准、拨得巧 "。教师精准的点拨能引导学生领悟语言之美,在理解关键句段的同时掌握思维方式。以《给予树》教学为例,韦老师通过层层追问:" 金吉娅送了哪些有形礼物?还送了哪些无形品质?" 引导学生对比" 棒棒糖" 与" 善良仁爱" 的差异,再借助" 不仅... 而且..." 的句式分析,让学生体会递进关系的表达效果。这种巧妙点拨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又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有效的教学点拨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紧扣教学重难点;二是启发性,激发学生思维火花;三是递进性,由浅入深引导思考。这样的点拨艺术能让学生在语文花园中真正领略语言表达的奥妙。

结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需要,加强语言的吸引力,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指导。它不仅能从多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指导,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激励性评估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科性的、综合性的评估,让学生在评估中成长和提高。

【1】洪婉仪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 [J]. 中外交流 ,2020:280.

【2】朱金玲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 [J]. 新作文 :教研 ,2021:1.

【3】谢翠英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 [J]. 赤子 ,2019:113.

【4】胡世容 . 感受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魅力 [J]. 科学咨询 ,2017: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