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研究
吕志刚
松山区上官地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复杂环节与特殊作业环境,如高空、地下、水上作业等,这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显著增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工程延误、经济损失惨重,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刻不容缓。深入研究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精准识别并防控各类风险,对于保障工程顺利完工、实现水利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一)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众多,涵盖不同工种与专业。施工环境复杂,存在诸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等多种安全风险。有效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能够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设备,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条件,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例如,在高处作业时,规范搭建脚手架并设置完善的防护栏,能有效防止人员坠落。
(二)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安全事故往往会导致工程停工整顿,造成工期延误。而严格的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可提前识别和排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率,确保工程按计划有序施工。以隧洞施工为例,通过对围岩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估,提前采取支护措施,能有效避免坍塌事故,保障施工进度,使工程顺利推进,按时竣工交付。
(三)降低经济损失
安全事故会带来直接的经济赔偿,还会导致设备损坏、工程返工等间接损失。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少这些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如避免因火灾事故造成施工设备烧毁,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工程返工成本,从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四)维护社会稳定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大型民生项目,若发生严重安全事故,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公众恐慌,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可有效防范此类情况发生,增强公众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信心,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部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未建立健全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缺乏明确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安全责任划分不清晰,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无法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他们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例如,在施工现场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违规操作施工机械设备等,这些行为极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不健全
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前未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充分。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预测安全隐患。当安全风险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监管不到位
安全监管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不足,存在监管漏
洞。部分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处罚力度不够,导致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四、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应建立全面、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且专业素质高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监督与管理。同时,建立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对安全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进行处罚,提高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技能。针对不同工种和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和警示图片,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完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在工程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采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如风险矩阵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当安全风险达到预警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风险防控方案,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四)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标准。增加安全检查的频次和深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反安全规定的施工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加强对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监管能力,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此外,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监督,设立举报渠道,对举报安全隐患的人员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关乎人员生命安全、工程顺利实施、经济利益及社会稳定。尽管当前存在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但通过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完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以及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磊, 张威, 孙中兴.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J]. 水上安全 , 2025, (08): 109- 111.
[2] 张帅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J]. 水上安全 , 2025, (07):157- 159.
[3] 钱淳 , 严岳同 .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5, (06): 226-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