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蔡春梅

152634198903104220

摘要:本研究聚焦建筑暖通工程,详细剖析其施工要点,涵盖施工前期准备、过程关键环节以及后期调试与验收要点。深入探究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包含人员、材料与设备、施工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实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质量控制技术手段等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暖通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现代建筑领域,暖通工程作为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与能源利用效率。从满足居民对室内温度、湿度及空气质量的要求,到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暖通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干扰,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系统功能正常发挥。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精准识别质量影响因素,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1.1 施工前期准备要点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成功的关键环节。施工前应审查施工图纸,严格依照图纸中的设计方案对建筑的基本情况进行查看,确保施工工程设计出的各系统合理,热水供暖系统要计算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合理,保证其数值准确,空调系统要计算空气系统风系统的空调冷量匹配合理,确保其匹配数值恰当。还要对不同专业设计图纸进行查看,分析不同专业的暖通设计图纸是否矛盾,检查暖通设计的管道与建筑物自身设计结构、暖通系统中所用的电气布置是否合理等。对于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图纸规定进行选用,选择的材料和设备不单要求质量上乘,更要满足实用、节能等条件,选用的暖通系统管道材料还要考虑到使用的介质工作压力以及工作介质本身性质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暖通系统管道材料,热水供暖系统常用的是无缝钢管等,而空调系统用的冷凝水管道一般选择PVC管材。对于暖通工程设施,选择使用的设备必须要选择高效节能、低耗能的产品,并且还要符合国家的必要标准。

1.2 施工过程关键要点

施工过程中,管道安装是一个重要节点,管道的连接方式又随管材的品种不同分为焊接的方式连接、热熔连接、螺纹连接等等,焊接方式连接适合于钢管,连接强度较高,密封性能好;热熔连接则用于PP-R管上,简单且连接可靠、严密,因此施工中一定要保证管道安装坡度的控制,保证管道出水通畅,如空调排水冷凝水管道的排水坡度不允许小于0.008,管道支架间距是否合格、牢固,防止造成管道变形,支架下垂。设备的安装不容忽视,在安装空调机组时基础表面的水平误差应该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机组定位并固定后应该找平、找正,运行平稳,运行稳定。风机在安装时叶轮与机壳间的间隙值应该一致,防止在运行时造成振动噪音。暖通专业工程的保温防腐工作事关整个系统的寿命,因此施工中所用的保温材料一般要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相关,如高温管道一般选用岩棉作为保温材料,低温管道一般选用橡塑作为保温材料,安装时保温层厚度应该均匀,接缝应该严密;电气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安装施工中,电气线路的敷设必须与安全相关,防止出现电气线路漏电等事故。

1.3 施工后期调试与验收要点

系统调试是暖通工程施工后期对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检测的重要手段,先进行单机调试,对风机、水泵等进行运转参数测试,转速、流量、扬程等,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在完工之后,施工人员通过相关的规范和设计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包括管道安装接口、接口处密封性能是否达标,设备整体安装情况和牢固程度,保温效果及防腐蚀效果,电缆穿管系统安全稳定性以及系统工作性能情况等内容。

二、影响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2.1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和负责态度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存在个别人员在未经专业培训的情况下,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不够到位,在对新型保温材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将会使保温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施工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在施工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施工,造成质量隐患的施工较多,管道焊接不结实、运行中渗漏的现象频繁发生等。

2.2 材料与设备因素

主要表现为进场材料质量不稳定,部分供应材料以次充好,管材壁厚不足、保温材料容重不符合标准等,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设备质量好与坏也是关键,设备选型不合适,如风机风压不足,不能满足风机系统所需通风要求;设备质量不合格,如运行时频繁出现问题,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施工技术因素

施工技术落后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工程施工过程中传统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精度、速度等问题,例如人工焊接管道质量不稳定,焊接质量欠佳,缺乏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例如预制安装式的管道施工技术,虽然可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但施工技术应用范围少。

2.4 管理因素

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施工进度安排混乱,各工序衔接不畅,导致施工延误与质量问题。

三、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首先确定质量目标,依据工程的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制定出该工程所处的暖通系统各部件性能目标,例如供暖系统的温度变化程度、空调系统的能效值等,并逐级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施工过程、各个岗位。组建质量管理班子,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机构,明确技术员、质量员、各施工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的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晰,运转高效的质保体系。

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强化过程控制,质检员定期、定点进行施工现场巡查,包括检查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是否到位正确使用、设备安装是否正确等,使用相关质量控制器具,如超声波探伤仪判断管道焊接质量,温湿度计检测室内环境条件,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施工偏差质量、分析原因予以改正。强化工序质量控制,实施工序交接检,上道工序完成且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加强质量问题处置,建立健全质量问题报告制度,施工人员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汇报,组织技术人员查找质量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间,对整改结果复查,确保质量问题整改到位。

3.3 质量控制技术手段应用

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利用BIM技术提前建立项目施工所用的暖通系统模型,对项目进行实时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加强对暖通系统的检测及监测。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发现管道内部的各种缺陷,通过将监测设备安放在运行系统管道上,对管道运行所产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发现系统相关方面的故障与质量隐患,确保暖通系统正常运行。

结语

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的精准把控与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是保障工程质量、提升暖通系统性能的关键。通过对施工前期准备、过程及后期调试验收各阶段要点的严格管理,深入分析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管理等质量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构建质量控制体系、运用科学质量控制方法与先进技术手段,能够切实提高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质量,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节能的室内环境,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柏华.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25,22(06):227-229.

[2]郭春囡.住宅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5,(0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