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优化措施研究

作者

徐正松

云南诚联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55200 云南省昆明市

一、引言

市政工程是指城市建设中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及交通等需求而建设的公共设施项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施工质量成为了影响市政工程安全性、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当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过程监控不力、施工材料不合格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并实施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2.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许多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往往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控制环节不完整、责任不明确等方面。部分项目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质量监管出现盲点。施工单位和项目方未能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实施步骤,使得质量控制在实际施工中失去方向。此外,部分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体系未能贯穿于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导致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滞后性和碎片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并落实标准化的管理流程,确保质量管理从项目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都能受到有效监督,确保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2.2 施工技术水平不足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不足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施工过程中各项操作的精确性和质量保障,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技术人员缺乏系统培训的情况,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或偏差。这些技术人员往往缺乏对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的全面了解,无法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同时,部分市政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工艺较为陈旧,未能与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接轨,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质量难以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此外,应鼓励施工单位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升技术水平,并结合现代化的施工工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

2.3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市政工程的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而部分项目中由于材料采购和控制环节的疏忽,往往会出现不合格材料使用的现象。市政工程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水泥、钢筋、沥青等基础性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施工后期出现裂缝、沉降或结构失稳等问题。部分施工单位由于成本压力,可能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忽视了材料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市场上部分材料供应商的资质不够,或者材料本身的检验标准不严格,也加大了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风险。为确保材料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的合作,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和验收标准,并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和监控体系,对每一批次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使用的每一种材料都符合质量要求,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

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3.1 质量监督不到位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督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尤其在一些大型或复杂项目中更为突出。质量监督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而一些施工单位由于管理层级复杂、项目人员变动大,导致监督机制的实施不到位。一方面,质量检查人员往往在施工现场的时间有限,无法做到全面细致的检查,部分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周期较长,有些问题可能在施工早期未被重视,导致其影响在后期逐渐扩大。再者,一些项目管理人员由于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会忽视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监控,导致施工质量低下。为了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必须强化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制度,并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如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视频监控等,提高监督的精确度和效率。

3.2 工期压力与质量管理的矛盾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期压力常常与质量管理产生矛盾,避免片面追求工期而牺牲质量。项目管理方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措施,确保工期与质量平衡,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确保每一环节的质量得到严格把关。

3.3 施工安全管理缺失

施工安全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息息相关,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市政工程项目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为施工人员提供充分的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理技能。同时,项目管理方应采取定期检查、风险评估等方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从而降低因安全管理问题而引发的质量问题。

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

4.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关键。确保信息流通和管理措施的落实。项目管理团队还应定期组织质量评审会议,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保证施工质量稳定达标。

4.2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与技术创新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施工单位还应鼓励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提出创新的施工工艺与方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质量缺陷发生的概率。

4.3 严格质量检测与材料控制

质量检测和材料控制是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环节。通过强化材料管理和质量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因材料质量问题或施工疏忽造成的质量风险。

4.4 强化工程项目监督机制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强化监督机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采用BIM 技术、智能传感器等现代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不仅可以提高质量监管的准确性,还能使管理者及时了解施工进展和质量状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此外,信息化手段还能够提升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项目管理的公正性与高效性。

4.5 协调工期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市政工程项目通常面临工期压力和质量要求的双重挑战,采用流水作业、工序优化等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源消耗。此外,项目管理者应建立科学的进度管理机制,确保每个阶段的工作进度和质量目标明确,且能严格执行。

五、结论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安全,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材料控制、强化监督机制和协调工期与质量的关系,可以有效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进步,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将逐步提高,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 赵红霞 .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04):71-73.

[2] 韩孟奇 .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J]. 水上安全 ,2024,(12):148-150.

[3] 蒋靳 .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3,22(10):178-180.

[4] 李全民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优化措施研究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05):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