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秩序的方法探讨
格桑德吉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第二小学 853400
前言:有效管理班级秩序是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之一,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重视班级秩序管理。所谓秩序管理指的是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导学生遵守班级规则、增强班级凝聚力、打造浓厚的班级学风,促使学生在良好班级环境中开心生活、高效学习。
一、小学班级秩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 部分学生不遵守班级秩序
维护班级秩序打造良好班级环境的基础,当前阶段,部分小学生存在不准收班级规章制度的问题。这与小学生群体自身的发展特点有关,他们处于一个思维较为活跃且能动性较强的年纪,在此阶段,他们不喜欢被束缚,希望能够按照令自己舒心的方式在班级中生活,因此不愿意遵守班级秩序。同时,这也与学生对班级制度不认可有关,如果班主任制定制度时没能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就会导致学生对班级制度不信服、不执行。
2. 部分采取的沟通方式不恰当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与学生间沟通方式不恰当的问题。如,部分班主任发现学生违反班级秩序时往往采取严厉批评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的沟通方式下,学生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言行,遵守秩序,但是其内心并不明白遵守班级秩序有何实质性的意义,导致一段时间后故态复萌,重新出现不遵守班级秩序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班级秩序管理有效性,班主任应当适当改进师生沟通方式。
二、小学班级秩序有效管理策略
1. 主动邀请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制定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要依据,因此,每个班主任都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班级规章制度的信服度育执行度,班主任可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邀请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提出建设性建议,并合理采纳学生提出的建议。班级规章制度制定完成后,班主任可以召开班会的形式向全班学生宣读规章制度内容,鼓励学生就规章制度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可,有利于学生主动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有利于维护班级良好秩序。
2. 借助班干部力量管理班级秩序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但是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班级之中进行秩序管理,这时候,班主任就需要在班级中构建其能够随时观察班级秩序情况、能够随时对班级秩序进行管理的力量,如,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综合素养选定班干部班子,或是通过全班学生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干部班子,通常来讲,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更具有说服力,其他学生更愿意服从他们的管理。班主任搭建好班干部班子之后,即可向班干部分配班级秩序管理工作,指导班干部如何依据班级制度进行班级秩序管理。如,班主任可要求班长负责班级秩序统筹管理工作,纪律委员负责执行班级秩序管理工作,这样两个班干部就可以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把班级秩序管理好。如,某些学生在班级内大声喧哗,纪律委员即可及时制止他们的行为,如学生不服从班干部管理,班干部可依据班级管理制度给予他们合理的小惩罚,如,学生服从班干部管理,班干部即可依据班级管理制度给予他们合理的奖励,如此,可有效提升班级秩序管理质量。
3. 班主任应采取艺术的方式育学生进行沟通
当前阶段,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秩序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沟通方式不恰当的问题,基于此,班主任应当通过网络渠道或书籍渠道学习怎样与学生间进行艺术的沟通,借助艺术的沟通方式维护好班级秩序。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某学生总是大声喧哗,打扰其他学生学习或生活,班主任即可单独将学生邀请到办公室,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肯定,并询问其为何大声喧哗,这样学生就能够自我剖析大声喧哗的原因,并了解到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就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力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及时改正不良行为。
4. 营造浓厚的班级学风
班级环境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教师要想提升班级秩序管理有效性就要有意识的营造浓厚的班级学风。首先,班主任可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榜样力量带领学生积极努力学习;其次,班主任可通过班级学习态度评比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如,班主任可每周组织最佳学习态度学生评选活动,当选学生可获得有趣的小奖励,如此,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效营造浓厚的班级学风,班级学风浓厚,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方面,自然有利于班级秩序良好运行。
结语:小学生群体具备自我意识差的特点,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秩序管理过程中可邀请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制定,可构建合理的班干部班子,可采取艺术的方式育学生沟通,可营造浓厚的班级学风,如此有利于提升班级秩序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杨博 . 小学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 [C]//2023 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二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坛”论文集(专题1).2023.
[2] 王欢. 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J]. 甘肃教育研究,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