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小衔接时期教学活动创设思考
张建英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十四幼儿园 010010
前言: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思维、行为习惯皆处于关键养成时期,作为幼儿的引导者与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幼儿园教师应立足于幼小衔接构建教学活动,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及综合素质发展,通过创设多元化活动,为幼儿做好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准备,以更为积极、健康的心态步入小学生活。同时,通过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活动辅助,让幼儿形成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与品质,这将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大有裨益。
1 发挥区域活动特色,培养学习兴趣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区域有着其鲜明的教育特色,发挥区域活动特色来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掘其内在潜能,将对其未来的深度发展与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益处良多。在幼儿脱离幼儿园,步入小学之后,常会因教室布置不同于幼儿园那样鲜明、富有活力而丧失学习兴趣,整齐的课桌与黑板也使得刚刚入学的小学生产生强烈落差感,进而形成抵触学习的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幼儿教师发挥幼小衔接工作价值,通过创设更贴近小学生活的区域活动及环境创设来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本身这一行动上[1]。
以语言区域活动为例,在语言区域活动中,教师常会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扮演各个生动鲜明的角色来感受故事魅力,进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因此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减少游戏活动的堆砌,将教学中心放在阅读上。每周开展阅读分享活动,从图书区中选择一本图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并为其布置阅读任务,如:在阅读后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书籍角色、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生字生词等。让幼儿能够真正融入故事中,感受阅读乐趣,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掌握阅读技巧、积累学习经验,这将有助于其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便于幼儿在步入小学后不再依赖教师,而是成为一名独立且优秀的小学生。
2 借助生活情境创设,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的教学活动相比可以发现,幼儿园教育大多没有压力,注重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以及对其思想和情感上的引导。在这样一个轻松有趣的教育环境下,幼儿十分乐于学习知识,而在步入小学校园后,许多幼儿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教师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而出现学习进度跟不上、学习态度不佳等问题。对此,就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利用好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时间,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综合能力,通过创设富有生活特色的教育情境,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熟悉小学生活氛围,逐步内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明确自己的行为与习惯应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2]。
例如: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创设中,教师可以构建小学课堂情境,开展模仿活动,让幼儿模仿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教师也可以通过模仿小学教师的样子为幼儿讲课,要求幼儿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活跃活动氛围,如:发言时应先将胳膊 90 度弯曲举手、身体要坐直等。同时规范幼儿的书写姿势,此类模仿游戏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那么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教师可收集整理各类小学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来装点幼儿园区域,如小学生的校服、红领巾、书包、文具用品等,让幼儿抱着好奇与探索的心态,提前了解小学生会用到的物品,体验小学生真实生活。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积极开展诸如小小升旗手、谁穿校服最快、谁最会整理书包等竞赛类活动,让幼儿在紧张刺激的比赛中掌握学习与生活技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美好向往,也会在真正步入小学生活后不再抵触与抗拒。
3 实现家园合作共育,做好身心准备
家庭与幼儿园都是幼儿在人生发展过程中所接触的重要教育场所,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引导有所不同,也有着互补的效果。若想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就需要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之间相互协调配合,通过家园共育的模式发挥家长与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作为幼儿家长,应对幼儿认真负责,关注其生活与学习情况。在入园期间,幼儿教师应在传授幼儿知识的同时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及时传达给家长,注重对幼儿家长的引导[3]。
例如 : 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茶话会”活动,邀请幼儿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在活动中积极交流沟通,家长可以分享幼儿在家中时的行为习惯,再由教师向家长传授专业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许多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概念并不了解,片面地认为幼儿教育工作应全权交给教师,这会导致幼小衔接工作质量无法得以充分发挥,对此,幼儿教师可以借助“茶话会”等活动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思路、传递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组织家长开展参观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活动,进而将正确的教育模式延续至家庭。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自主性和独立性、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做好身心准备,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家长来到园内与幼儿一同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合作共赢”等趣味活动,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创设,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各方面技能,进而使其在迈入小学生活之后不会因为各种突发事件而慌乱阵脚,而是以从容的态度应对一切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发挥幼小衔接工作价值。
结论: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意在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身心准备,同时为其养成良好的思想认知与正确的行为习惯,使其在步入完全不同于幼儿园生活的小学校园后,也能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进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辅助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小衔接教育价值,以发展幼儿独立性与自主性为目标构建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效果,这也是贯彻落实新时期教育改革标准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帆 .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优化幼小衔接教学质量的实践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3,(06):164-165.
[2] 李慧晨 .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幼小衔接优化策略研究 [D]. 河北师范大学 ,2023.
[3] 王 菁 . 幼 小 衔 接 教 学 活 动 的 有 效 展 开 方 式 [J]. 求 知 导刊 ,2020,(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