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近现代日本人物画表现中的东西方审美表现

作者

车媛媛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上海市 201815

1. 研究主题

首先自身作为一名创作者,一直对与女性为题材的创作感兴趣,在此研究之前对石本正1 的女性人物画的创作手法和审美去向进行一定的研究,我发现在近现代的日本也存在和中国绘画中相同的时代问题,即东西方绘画审美碰撞的问题。在这个异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我的特殊性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石本正的应对之法是在传统中融合西方中世纪和古希腊的人物审美要素,形成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审美内核,在作品中活用东洋技法和西洋的形体美,并间接的削弱光影和空间在画面中的表现。这种方式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女性人物画世界中经常可以看到。在感受到西洋绘画所洋溢的官能性和生命力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佛教文化和日本传统的物哀之美2 一样的神秘距离感。我相信通过他的作品作为同为东方审美体系下成长的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或多或少的创作启发。

2. 研究目的

探求女性人物画美表现的技法与创新,基于土田的人物画创作探讨东西方绘画审美的差异性和相融的可能性。

3. 先行研究

我至今对女性人物这一主题所感受到的新鲜感,对其在男女游乐市井生活方面的描写分析有很多。但是我更关注的点是其在生动的人物刻画还有浓厚人情味的表现以及装饰性上的强调上,人物的造型,画面的构成都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像上村松园3 的美人画那样,人物表现的装饰性和生动的造型,松园大胆运用留白空间的构图,用崭新的表现方式传达冬天的寒冷,又充满了幽雅的气质。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同时非常古典的人物造型也很吸引人。

在西方美术领域,女性人物是不可或缺的题材。西方裸体画或单纯的人物题材我们追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5 世纪的阿提卡壶——《体育竞技场场景》4 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人对健康身体的自豪和崇拜。古希腊人对数学和可测量人体比例的信仰,我认为这是西方人物画追求现实主义的原因之一。

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画家之一波提切利的作品《春》展示了女性美,波提切利的《春天》这部优秀作品的风格很难定义。土田的画也一样,介于构想画和风俗画之间有一种介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违和感”。土田没有故意把日本和西方的绘画形式进行融合,我认为他并没有采用绘画的某种形式,而是在创造自己绘画风格的道路上探索。

4. 研究内容

4.1 麦僊《岛女》与《海女》的分析——传统屏风画的空间表现与西洋透视法的融合

西洋绘画所追求的远近法空间处理和东洋绘画的空间表现是不同的。东方绘画的空间表现以前后物体的大小来表现,远小近大,或三种不同的视点以来表现空间的多样性。西方透视法的视角总是固定的。画面中延伸到远处的线条都消失在一个点上,用颜色的冷暖来表现空间。土田的绘画重新认识了东西方空间的处理方式。土田对空间的认识,直接成为其作品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我分析了他的作品《岛女》和《海女》。明治 45 年在八丈岛进行了 10 天左右的旅行土田,在这个充满南洋异国风情的岛屿上创作了作品。

这让人想起保罗高更 5(1848-1903)关于塔希提岛的创作。土田的《岛女》和长谷川等伯的《枫图》的树木配置非常相似。有屏风画的宁静,又有皮埃尔6画的宁静乌托邦世界之感。构成这个细长画面的主体物是捣臼的女人。右侧和后面的墙壁之间的大瓮和树枝。这种距离被压缩的空间与左侧墙面的开口形成视觉对比。树叶颜色的浓淡赋予画面空间的厚度,虽然不是刻意的表现,但让人想起西洋绘画的空间表现。中央画面近处头上顶着桶的女性肤色也和前景的女性有微妙的差异,似乎是受到西方的色彩远近的影响。然后顺着头上顶着桶的女人的视线看去。就像穿过墙壁一样的空间表现。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表现。

《海女》是继《岛女》之后更大胆的尝试,土田当时对只是描写现实感到厌烦。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以及海女的力量与神秘性表现海女的身体曲线,看起来像海蛇。广阔的海面和沙面都有海女,产生较强的装饰效果,图案和曲线赋予画面动态效果。在这部作品中土田用海女们从海里上岸的样子来表现空间的远近。人物的形状还有装饰花纹

的处理也让人联想到高更的作品,而土田的题材和绘画形式则是日本传统的表现。《海女》中女性的空间表现采用了东方的远小近大法,但这幅作品中人物的轮廓线较之前淡,而画面前方的女性则用墨描绘轮廓。背后人物的轮廓线使用朱红色。前面的女性的肤色用红色画,后面的的女性们更深的红色,试着感受西洋的远近法。沙滩超越了日本画的常识,使用像雕刻一样的表现,用日本画实现了油画所具有的存在感。土田打破日本画的“规矩”并尝试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无视日本画的材料和技法。但正是这种前卫性在土田的作品中最有味道和价值的体现。

通过对《岛女》和《海女》的研究,我发现了近代日本画构图和颜色中的前卫性改变。我也想在今后自己的研究内容中深入思考。

5 写实之美与装饰之美的关联——关于《舞妓林泉》

经过欧洲旅行回到日本的麦僊创作了第四次国画创作协会中参展的作品《舞妓林泉图》。这幅画原自《巴黎女郎》,是土田回国后将公园的背景变成风景,将 2 名外国女性描绘成具有日本特色的舞妓。石井柏亭评价该作品受到了近代西洋画的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贝纳迪诺路易尼7、塞尚8 和雷诺阿的影响在这部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另一方面,麦僊在欧洲逗留期间,发觉了东洋美术中不输给西洋美术的部分,自信地用异国的感觉表现了日本传统的人物和风景。背景的风景就像亨利卢梭 9 充满神秘性和想象力的植物处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应该是人物和背景的空间处理,很明显人物和背景的视角不同。舞妓的右脚边有石头、后面还有河川和树林环绕的岛屿。这样的远空间的处理方法让我想起了东方画的远近法和三远法。在此空间处理中,整个屏幕兼顾了身体空间的深度和东洋绘画的平面性。小野竹乔10 认为《舞妓林泉图》是纯粹美的杰作,融合了塞尚主义和土佐派。土田遵循“用圆筒、圆球、圆锥来处理自然”这句话,处理了背景的林泉。画了泉水的形状。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优美线条和色彩,以及象征日本的舞妓。所有的要素都统一在土田的审美意识之下。舞妓的和服、背景的渐变描绘出具有东方色彩的平面化装饰性,体现了写实之美和装饰之美。能感受到想混合表现美的土田的强烈意图。

欧洲对自然和人物的写实描写和日本对人工美的极致表现的融合,就是这幅《舞妓林泉图》,土田将一直以来探索的东西完全体现在自己的绘画中。

参考文献:

[1]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 内山武夫 / 本江邦夫 / 尾崎正明《土田麦僊展》日本经济新闻社出版,1997 年

[2] 加藤一雄《日本近代绘画集》22 卷讲谈社出版,1962 年

[3] 守屋正彦《一目了然的日本绘画》株式会社东京美术出版社,2002 年[4] 新潟县立近代美术馆“土田麦僊追求近代日本画的理想”土田麦僊展实行委员会出版,2009 年

[5] 肯尼思克拉克《裸体艺术论》高阶秀尔、佐佐木英也译株式会社美术出版社出版,1971 年

[6] 京都市美术馆“土田麦僊展:近代日本画的伟才”产经新闻社出版,1984 年

[7] 池上英洋主编《意大利文艺复兴美女画集:巨匠们描绘的“女性时代”》小学馆出版2014 年

[8] 克里斯塔格莱辛格《描绘女人:欧洲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元木幸一,青野纯子译:三元社,2004 年广田孝著《竹内栖凤近代日本画的源流》思文阁出版社2000 年

作者简介:

姓名:车媛媛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70124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

职称:助教

学位: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艺术史,当代艺术,艺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