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基于生本管理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

陈武航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厦门市 361102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逐渐向国家化以及市场化方向发展,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也开始变革与创新 [1]。生本管理理念指以学生为核心,基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将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予以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的理念。如今,生本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各个高职院校也在持续探索更为适合且富有特色的管理教育模式,以提高院校教育能力与水平。因此,如何将生本管理理念合理应用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

一、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价值

(一)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管理能力

传统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是教学关系中的核心,要求学生全方位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必须受到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限制 [2]。因此,许多学生在接受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强的反感情绪。如此一来,不仅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以及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基于生本管理理念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管理教育工作均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的状态,突出学生的地位。利用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能力,同时缓解师生之间存在的矛盾。

(二)有助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生本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天性的发挥,推动其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自主发展的空间 [3]。在这种无拘束的空间中,学生能够结合个人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效果也更为理想。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改善个人的不良情绪,全身心地进入学习状态,确实加强个人的学习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可以自觉遵守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存问题

(一)学生教育管理主体仍为教师

辅导员、班主任与各个学科任课教师仍旧是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院校其他部门并不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4]。事实上,高职院校所有部门都负有教育管理学生的重要职责。教育管理不只是任课教师教授课程,班主任管理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还需要照顾学生的心理以及提供物质帮扶。因此,高职院校应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帮助学生处理学习以及生活中的问题。另外,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选聘相对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任职管理人员,虽然年轻化的管理人员更容易理解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但也欠缺专业理论知识与经验,无法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开展科学的教育与管理,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高职院校为了有效管理学生日常行为,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学生严格按照学生规章制度进行生活与学习。故而,高职院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开展教育管理的首要依据。这种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尽管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但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天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如果教育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教育工作,无法严格依照实际情况予以变通,也将严重影响师生关系。

三、以生本管理理念为基础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教育管理人员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同时是和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如果希望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首要工作是强化管理人员个人能力素质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应保证考试聘用制度的规范性,严格落实考试聘用有关流程,积极通过面试与笔试融合的方式挑选优秀的教育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管理人员个人能力水平以及业务素养。第二,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对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生本管理理念系统性的培训以及指导,使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能够了解以及认识生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清楚地掌握教育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何应对产生的问题,并实现教育管理学生的目标。利用生本管理理念教育以及培训管理人员可以清楚地掌握生本理念的基本含义,进而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贯彻与应用,强化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个人能力的素质建设,并提高教育管理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在提高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推动高职院校全方位且持久的发展。

(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征以及自身现实状况建立综合性的管理教育模式。第一,在高职院校管理教育工作中,建立学校不同部门、辅导员以及任课教师内部教育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激发高职院校部门以及教职工工作热情,使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提供对应的保证 [5]。第二,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强化和学生以及家庭之间的联系,积极建立学校、社会应积极与家庭合作的管理教育制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牵涉的问题偏多,高职院校仅依靠个人力量无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以及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辅助下健全个人教育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学习期间不仅需要面临学习方面带来的问题以及压力,同时还有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压力。故而,教育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提供对应的教育管理措施,以合理引导以及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故而,高职院校需要在管理工作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例如通过微信、QQ 等社交媒体软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与学生建立联系,从而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便结合学生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

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我国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准,高职院校应明确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价值,总结目前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以及创新教育管理方式等具体方式,以期能为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伟 . 全人教育理念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J]. 山西青年 ,2024(1):184-186.

[2] 吴海华 , 姚月霞 , 陈黎黎 .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37(1):12-13,16.

[3] 林育芳. 基于”大思政”理念下的高职院校问题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 [J]. 科学咨询 ,2023(19):233-235.

[4] 蒋静 .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J]. 万象 ,2024(15):143-145.

[5] 曲笑妹 .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分析 [J].才智 ,2024(1):118-121.

作者名字:陈武航

出生年月 :1999 年 4 月

籍贯:福建省厦门市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研究方向 :教育管理

学历 :本科

职称: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