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现状调查与优化路径

作者

向盈颖

四川省大竹县石桥铺中学 635100

一、引言

在推进教育公平与落实 “双减” 政策的时代背景下,关注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因材施教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关键途径。然而,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传统 “一刀切” 的数学作业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学效果不佳。作业分层设计通过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布置差异化作业,能够精准匹配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动力,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因此,深入探究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现状,挖掘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对推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生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现状

2.1 教师分层设计意识与能力

多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仍习惯采用传统统一作业模式。即使部分教师意识到分层设计的必要性,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在分层设计的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差异,无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部分教师对分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有限,在作业内容设计、难度梯度设置等方面缺乏专业能力,导致分层设计难以有效实施,作业分层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分层标准的制定

当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标准的制定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全面的问题。许多教师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分层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重要因素。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一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综合素质。单一的分层标准导致分层结果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存在偏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无法得到精准匹配,影响了作业分层设计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作业内容设计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在内容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不同层次作业之间的难度梯度设置不合理,缺乏明确的区分度。对于学困生,作业难度过高,超出其现有学习能力,容易使其产生挫败感,丧失学习信心;对于学优生,作业缺乏挑战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其进一步提升的需求,难以激发其学习潜力。此外,作业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教师专业发展受限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有限的培训资源和渠道,使得教师难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作业分层设计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和提升专业能力的难度较大。学校缺乏系统的教师培养机制,对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不足,导致教师在实践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难以将分层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此外,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无暇深入研究作业分层设计,进一步限制了其专业发展。

3.2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初中在教学资源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数学教学资料相对匮乏,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库中的数学学习资料数量有限,且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教师设计分层作业的需求。网络资源利用也受到限制,部分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完善、网速较慢,影响了教师获取丰富多样的作业素材。同时,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支持,如多媒体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软件缺乏等,无法为作业分层设计提供良好的硬件和技术保障,制约了作业分层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3.3 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农村初中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在作业设计上,认为统一作业能够保证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一些教师担心作业分层设计会增加教学工作量,且效果难以保证,因此不愿意尝试新的作业设计模式。家长对作业分层设计也存在误解,认为分层会给学生贴上标签,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不支持学校开展作业分层设计工作,这些观念都阻碍了作业分层设计在农村初中的推进。

四、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优化路径

4.1 强化教师专业培训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将教师专业培训作为重点工作,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关于作业分层设计的专题培训,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方法策略、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分层设计方法和技巧。鼓励教师参加线上学习平台的相关课程,拓宽学习渠道,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建立教师交流合作机制,组织校际间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作业分层设计能力。此外,学校可以设立激励机制,对在作业分层设计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参与培训和实践的积极性。

4.2 完善分层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标准是实现有效作业分层设计的关键。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观察、学习能力测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动态分层机制,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新评估,根据学生的进步或退步情况及时调整分层,确保分层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分层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避免盲目照搬城市学校的分层模式,使分层标准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结论

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是适应教育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完善分层标准、优化作业内容、健全评价反馈机制等优化路径,能够有效提升作业分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业分层设计方法,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持续优化作业分层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业,促进农村初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推动农村初中数学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 王艳。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J]. 数学教学通讯,2023(15):87 - 89.

[2] 李华。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 (03):89 - 92.

[3] 张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究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2 (30):76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