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郁云

沭阳县南湖小学 江苏宿迁 223600

引言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但传统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单一,主要是教师讲、学生模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难以激发。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项目式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提升综合素养。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为美术课堂增添活力,促进小学美术教学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着重于对该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奇,喜欢探索新鲜事物。项目式学习凭借自身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不再只做单调的绘画练习,而是围绕项目主题开展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创意,尝试绘画、手工等不同表现形式,充分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当学习变得有趣,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美术世界,对学习变得更加有动力。

(二)培养创新思维

项目式学习给学生创造了大量创新机会,对培养创新思维很有帮助。在完成项目任务时,学生总会碰到各类实际问题,比如怎么设计出独特的美术作品,如何用不同材料和技法展现主题等【1】。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跳出常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大胆尝试新办法。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用创新方式解决问题,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也得到提升。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充分锻炼,在美术学习以及其他方面,都能更灵活地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三)提升实践能力

项目式学习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学习,对提升实践能力很有帮助。在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中,从一开始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到最后制作作品,每个步骤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而且,学生还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不断改进作品。这样一来,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就能逐步提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策略

(一)精心设计项目主题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项目主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习能否顺利推进。教师设计主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这样才能确保主题既吸引人,又有教育价值。一方面,主题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时,他们更容易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取创作灵感。比如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学生对家庭成员、生活场景都十分熟悉,能把自己对家庭的情感融入到绘画、手工创作中,自然会更积极地参与,创作热情也更高。另一方面,主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综合性。这样的主题往往能涵盖多个美术知识点和技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像“城市未来规划”这样的主题,学生不仅要运用绘画、模型制作等美术手段,还得了解城市功能、建筑风格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有助于提升综合素养。

(二)合理组织项目实施过程

在项目式学习里,教师的角色转变十分关键,需要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项目启动时,教师得给学生必要的指引和启发,帮他们弄清楚项目目标和任务要求。比如在美术项目中,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观察事物,引导他们留意细节,再让学生自主创作。学生创作时,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方法,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是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别急着给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3】。要是项目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在分组时,就得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员,让大家优势互补。还要引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制定好工作计划。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到小组了解情况,一旦发现沟通不畅、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及时给出指导建议,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多样化成果展示

项目成果展示是项目式学习里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为了做好成果展示,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首先,可以举办班级美术展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布置在教室或者校园的展览区域,这样全校师生都能来参观欣赏。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大家关注,学生会特别有成就感。其次,制作电子作品集也是个好办法。把学生的作品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整理成电子文档,通过学校网站、班级微信群这些平台展示出去。这样一来,作品的展示范围更广,家长和其他教师也能随时看到学生的成果。此外,还可以开展成果汇报会【4】。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介绍自己的项目作品,分享创作过程里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还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充分呈现,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互相借鉴优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多元化评价方式

在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是确保学习顺利推进的关键。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过程,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方面,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在评价时,既要考量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也要关注学生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像是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参与度高不高、付出了多少努力等。而学生自评和互评也很重要,这能让学生站在自身和同伴的视角,对作品进行审视,从而促进自我反思,实现相互学习。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盯着作品质量,还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比如评价“创意服装设计”项目,除了看服装的设计创意好不好、制作工艺精不精细,还要了解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以及团队协作时的具体表现。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切实提升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挑选项目主题,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过程,科学地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就能把项目式学习更好地融入课堂。这样一来,小学美术教学会更有活力,也为教学发展带来新机会。

参考文献:

[1] 郭昱彤 . 研究 [J]. 知识文库 ,2025,41(02):9-12.

[2] 陈美爱 . 价值与策略探究 [J]. 名师在线 ,2025,11(01):84-86.

[3] 丁添玮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设计文化衫”为例 [J]. 文科爱好者 ,2024,(06):183-185.

[4] 杨春燕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4,(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