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
金含
义乌市下骆宅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践应用,从构建有效策略、融入教学模式以及深化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探讨。巧妙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问题情境,能显著提升九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参与度。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持续深化实践路径则为问题情境教学法优化提供坚实基础,使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过程中实现英语能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实践探究
一、构建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探析
在九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且贴近现实生活问题情境。首先,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创设真实语境,如模拟国际交流、旅游场景或社会热点话题等,使学生感受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实用价值。其次,问题设计需具备层次性与梯度性,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既要考虑基础较弱学生需求,也要满足优秀学生挑战意识。情境创设应注重趣味性与开放性,通过故事、游戏或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问题情境应紧密结合语言知识点,如围绕特定语法现象或词汇用法设计情境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视听结合问题情境,如播放短片后提出相关问题,或借助图片、音频等素材引入现实难题,增强情境真实感与代入感。最后,问题情境应具备一定思辨性,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如设置辩论话题或开放性问题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还需关注问题难度与学生英语水平匹配度,避免过难导致挫折感或过易缺乏挑战性情况出现。构建有效问题情境不仅要考虑知识目标,更要关注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培养积极英语学习态度。
二、融入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探讨
结合任务型的学习特点,教师应该将语言学习任务设计成解决问题形式,如英语采访活动、调查报告或小组项目等,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合作学习为问题情境提供良好实施平台,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既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又促进英语交流能力提升。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过程,教师应该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解决问题必要信息。此外,情景对话尤其适合语言学习特点,创设特定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解决实际沟通难题。项目学习也可有效融合问题情境,如英语校园广播、英文报刊或文化展示等长期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翻转课堂为问题情境教学提供更充分时间与空间,学生课前自学基础知识,课堂专注解决复杂问题。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英语应用案例,寻找解决方案。游戏化教学将问题情境融入各类英语游戏活动中,学生在轻松氛围中解决问题,减少语言学习焦虑。
以外研社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Module 2 Unit 1They don't sit in rows一课为例,教师应该巧妙融入问题情境。本单元主要介绍不同国家课堂环境与教学方式差异,教师首先提出核心问题:如何改进我们现有课堂环境,使英语学习更高效?随后采用项目学习模式,将全班分成五六人小组,每组负责调研一个国家或地区英语课堂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搜索、阅读英文资料或观看视频等方式收集信息,并用英语记录关键发现。在信息收集阶段,教师设置子问题:这些国家课堂座位如何安排?师生互动方式有何特点?课堂活动形式有何特色?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信息整理后,各小组运用本单元所学句型They don't sit in rows等否定句式,制作简报介绍不同国家课堂特点。随后转入问题解决环节,各组基于调研结果,设计一套适合本班英语学习课堂环境改善方案,包括座位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与师生互动模式等。最终各组用英语展示方案,全班投票选出最佳设计并实际应用于后续英语课堂。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深化问题情境的实践路径探究
构建系统化课程设计框架,将问题情境教学理念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课前精心准备问题设计,课中灵活引导学生思考,课后安排拓展性问题任务,形成完整学习链条。建立学科融合实践路径,将英语问题情境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设计跨学科问题,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构建校本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适合九年级学生问题情境案例与素材,形成可持续使用资源体系,便于教师选择与应用。探索信息技术支持路径,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创设沉浸式问题情境,提升学习真实感与互动性。建立教师协作研修机制,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与观摩课等形式,共同探讨问题情境设计与实施策略,促进教学经验共享与专业成长。
以外研社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They sometimes work harder一课为例,教师应该采用深度问题情境实践路径。本单元主要学习频率副词用法及相关文化内容,教师设计核心问题:中外学生学习习惯有何不同?如何借鉴优秀习惯提升我们学习效率?首先构建跨学科知识背景,结合地理与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特点。课前,教师设计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文章或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中外学生学习习惯差异,记录含频率副词句子,如They sometimes work harder、We usually study until late等。课堂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各国学生真实学习场景视频,引发思考与讨论。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本单元所学频率副词,比较分析中外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课堂参与方式、课后作业完成等方面差异。随后进入问题解决环节,每组设计一份高效学习习惯养成计划,运用频率副词描述具体行动,如I will always preview lessons、We should never waste time等。为增强实践性,教师建立为期两周学习习惯追踪项目,学生每日记录学习行为并用频率副词总结。项目结束后,各组制作双语海报展示成果,邀请其他年级学生参观交流。通过社区资源整合,邀请外教或有留学经历教师分享国外学习经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反馈。此教学实践不仅巩固了语言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问题情境教学深度应用。
结论:问题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构建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情境,学生能将英语知识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增强学习意义感。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合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与效率,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能力发展。深化实践路径探索则为问题情境教学法持续优化提供方向指引,使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关注问题情境创设精准性、教学实施系统化以及评价体系多元化,助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 程露. 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教育,2023(8):116-119.
[2] 朱碕.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探究[J]. 中外交流,2016(2):66-66.
[3] 何丹丹.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