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小学美术教学
申童
德惠市朱城子镇中心小学 130306
摘要:近年来,绘本以其独特的图文结合形式深受儿童喜爱,尤其是它形式各样,画风多变的图画深深的吸引着低龄儿童。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巧妙利用绘本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而且还让绘画拥有更加生动的故事加持,这既为教学注入活力,也为绘画注入生命。本文介绍了绘本与美术教学融合意义,并探讨了如何选择绘本开展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字:小学美术;绘本;意义;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素养。传统美术教学有时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绘本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它故事生动,画面精美,不仅能有效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一、绘本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绘本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故事有趣,天然契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培养审美能力
绘本中的绘画风格多样,线条、色彩、构图精妙,学生在阅读绘本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熏陶,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
(三)提升创造力
绘本故事充满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在欣赏绘本后进行美术创作时,能借鉴绘本元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达独特的想法。
(四)辅助教材理解
当前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是较为抽象的,学生理解存在一定难度。绘本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辅助工具,以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如绘画技巧、艺术风格等。
二、巧用绘本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绘本选择,适配学生阶段
想要让绘本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要选择对的,适龄的绘本引入小学美术的课堂中。比如对于一二年级低龄段的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简单的《点点点》这列,可以通过简单的指令,如“按一下,会变多”“摸一摸,会变色”,引导孩子参与互动,更好的认识颜色和点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绘本中的点,用彩笔创作自己的“点点画”,感受色彩和图形的魅力。对于三四年级中段学生来说,可以选择《我的第一本艺术书》来介绍多种艺术形式和色彩知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和不同绘画材料的效果。也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色彩搭配实验课程,让学生体会不同材质特性的色彩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五六年级则可以选择《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来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意设计和探索了。
(二)绘本导入,激发创作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导入若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会让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佳。所以在每节美术课开始时,教师都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绘本片段进行展示。例如,在教授“动物的绘画表现”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的动画片段,展示毛毛虫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动物绘画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如身体的形状、颜色等,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动物绘画创作中。
(三)绘本赏析,学习绘画技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天马行空,他们不缺“创意”,但却很少能将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大量的艺术熏陶和引导,美术赏析在小学美术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绘本中具有典型绘画技巧的画面进行赏析。比如,在“线条的魅力”教学中,可以选择绘本《线的散步》。这本绘本用各种线条表现出不同的场景和事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线条的运用,如直线表现建筑的硬朗、曲线表现河流的蜿蜒、折线表现闪电的凌厉等。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学习不同线条的表现力,然后进行线条绘画练习,用线条描绘自己喜欢的场景,提升线条运用技巧。
(四)绘本拓展,丰富创作内容
和语文、英语学科一样,美术也可以有“续写的故事”。尤其是引入绘本之后,美术创作拥有了生动的故事,故事也就会有“后来”。教师可以根据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拓展创作,“后来怎么样了?后来发生了什么?同学们可以尝试画一画,讲一讲。”以“场景绘画”教学为例,结合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讲述了爷爷不断改造旧毯子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绘本后,想象爷爷改造毯子时所在的房间场景,进行场景绘画创作。学生可以添加房间里的家具、装饰等元素,丰富画面内容,既锻炼了场景绘画能力,又加深了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五)主题创作,培养综合能力
绘画主题创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绘本故事的指引下,主题的创作更顺理成章,也更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设定以绘本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手工制作”时,可以选择绘本《三只小猪》,让学生分组用不同材料(如卡纸、塑料瓶、树枝等)制作三只小猪的房子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房子的结构、造型、装饰等,不仅锻炼了手工制作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空间想象能力。创作完成后,学生可以根据绘本故事进行创排表演,将美术创作与语文、表演等学科融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绘本改编,提升创新能力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不自觉的带入,感觉自己是书中的某一个角色,从而在这个故事中获得正面的引导。有时候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遇到这个问题,他会和主人公都不同的应对策略。那么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绘本进行改编创作,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在“漫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如《小红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故事进行改编,如改变故事结局、更换角色等,然后将改编后的故事以漫画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改编和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漫画作品。
总之,想要将绘本巧妙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既要选择对的绘本,又要采用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有效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绘本选择、导入、赏析、拓展、主题创作和改编等方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还培养了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小学美术教师应充分挖掘绘本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让绘本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艺术成长之路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许伟伟.以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 学苑教育,2023(03)
[2] 陈玉丽.绘本让学生“悦”画“悦”美——浅谈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安徽教育科研,2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