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王月

德惠市第十一中学 130306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读写结合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能够相互促进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本文深入探讨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具体的应用方法与实施步骤,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字:读写结合;初中英语;重要性;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代表着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读写结合模式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关联与促进,通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学习写作技巧,在写作中运用阅读所学,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适应新时代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一、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读写结合能有效促进知识内化

阅读是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丰富的词汇、语法结构、句型表达以及篇章布局等知识。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将阅读中输入的知识进行筛选、整理和运用,这一过程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二)读写结合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大量且广泛的阅读能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范例。通过阅读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组织段落、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例如,在阅读记叙文时,学生可以学习到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

(三)读写结合能有效培养思维能力

读写结合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分析作者的观点意图,这锻炼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在写作时,学生需要构思文章框架、组织语言表达,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这进一步提升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教学前的目标确立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读写结合教学的三维目标。以“Our Hobbies”为例,教学目标应包括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与爱好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collect stamps”“be interested in”“enjoy doing sth.”等。学会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爱好并能仿写;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通过阅读分析、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不同爱好的尊重和理解,激发学生培养健康有益的爱好。

(二)读写结合的切入点选择

初中英语教材包含丰富的阅读素材,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读写结合点。

1. 词汇与短语层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通过写作练习来巩固运用。例如,在学习关于“Travel”单元的阅读文章时,文中出现了“look forward to”“places of interest”等短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些短语进行造句或写一篇简短的旅行计划,如“I am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ing the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2. 句型与语法层面:结合阅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结构进行写作训练。比如,在学习定语从句的单元中,阅读文章里出现了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句子,运用定语从句描述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如“My mother, who is a teacher, always encourages me to study hard.”

3. 篇章结构层面:分析阅读文章的篇章结构,如记叙文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结构,让学生在写作时模仿相应的结构。例如,在学习一篇关于“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的议论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类似的结构,写一篇关于“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bile Phones”的作文。

(三)阅读前的写作铺垫

在阅读教学前,通过写作活动为阅读做铺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背景知识。

1. 头脑风暴写作:教师给出与阅读主题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将自己想到的与该话题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子写下来。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Healthy Lifestyle”的文章前,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所知道的保持健康的方法,如“exercise regularly”“eat a balanced diet”“get enough sleep”等。这样的写作活动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期待去阅读。

2. 预测性写作:根据阅读文章的标题、图片或副标题等信息,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写作。例如,在阅读一篇标题为“Robots in the Future”的文章前,学生可以写一段关于自己想象中未来机器人的样子和功能的短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比自己的预测与文章内容的差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阅读中的写作渗透

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渗透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

1. 批注式阅读与写作: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写作手法等进行批注,然后模仿这些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例如,在阅读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时,学生可以对文中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段落进行批注,并模仿这种描写方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2. 问题引导式写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一些与写作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为后续写作做准备。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Great Inventions”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问“How did the writer introduce the inventions?”“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inventions?”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后,在写作关于其他发明的文章时,就可以借鉴文中的介绍方法和思路。

(五)阅读后的写作拓展

阅读后的写作拓展是读写结合的关键环节,通过各种写作活动巩固阅读成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 仿写:让学生模仿阅读文章的体裁、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写作。例如,阅读了一篇关于“An Unforgettable Trip”的记叙文后,学生可以写一篇自己的难忘旅行经历,按照相似的叙事结构,运用文中出现的描写景物、心情的词汇和句子,如“the beautiful scenery”“I was so excited that...”

2. 续写:根据阅读文章的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例如,在阅读完一篇童话故事后,故事结尾留下了悬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续写故事,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还能让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情节设置方法。

3. 改写:将阅读文章进行改写,如改变文章的体裁、人称、时态等。比如,把一篇记叙文改写成议论文,或者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在改写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语言转换,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对不同文体的掌握。

4. 创意写作:结合阅读主题,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如写广告、海报、演讲稿等。例如,在阅读了一篇关于“Protecting Wild Animals”的文章后,学生可以写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海报文案或演讲稿,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

三、结论

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为学生创造更加高效的英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万桥.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09)

[2] 徐霞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J]. 江苏教育,20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