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方法探究

作者

熊冰梅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吴合完小 湖南 益阳 413500

摘要:本文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问题,通过剖析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困境与不足,探究创新教学方法设计途径,探究现代技术手段融入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引入多元化教学策略,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实践与评价环节,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创新方法

引言: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学生未来学习发展。然而现实中部分数学课堂依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机制落后等问题,制约教学效果提升。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创新教学方法设计路径,探究技术手段融入评价体系策略,旨在构建高效、趣味、富有成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现状,问题分析与反思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其一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显著,部分教师仍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知识讲解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互动流于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其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现象普遍,许多教师未能将数学概念与学生日常经验有效连接,导致学生感知数学抽象困难,无法体会学习作用。另外班级规模普遍较大,教师难以顾及每位学生学习需求,个性化指导缺失,使部分学习能力弱学生跟不上进度,而学习能力强学生又缺乏挑战,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课时安排紧张,教师普遍重视教学进度而轻视学习过程,教学活动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空间。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数学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技能欠缺,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同时评价方式单一,过分依赖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效果,忽视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评价,阻碍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家长辅导能力有限,且对数学学习认识片面,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影响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提升课堂学习体验

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关键所在。教师应转变传统讲授模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能将抽象数学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在熟悉场景中理解知识点;游戏化教学策略将数学规则融入游戏环节,如数字接龙、几何图形拼搭等,寓教于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异质分组设计层次性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归纳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任务,满足各类学生需求;数学语言表达训练鼓励学生用准确数学语言描述问题解决过程;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数学概念;跨学科整合教学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展现数学应用价值。这些创新方法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知识建构过程,有效提升课堂学习体验。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设计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与营业员角色。先引导学生思考:若购买23盒饼干,每盒45元,需支付多少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实际购物过程,感受计算必要性。教师组织四人小组,提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采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能用竖式计算,也能分解为23×40+23×5,或转化为(20+3)×45等多种方法。各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展示解题思路,全班交流评价。探究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对齐规律,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为满足不同学习需求,设计三级递进任务:基础层完成简单竖式计算,提高层解决含有0情况乘法,挑战层尝试解决购物优惠等实际问题。通过平板电脑,学生可录制解题过程视频,制作微课分享。课堂结束前,开展数学小达人游戏,学生轮流抽取卡片进行口算,答对获得积分,培养计算能力与竞争意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数学教学评价

现代技术手段整合为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带来革新机遇。数字化学习平台能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轨迹,自动生成学情分析报告;多媒体资源应用将抽象数学概念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智能评价工具如批改系统能快速评定作业完成情况,提供错误类型分析;虚拟仿真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创设数学应用情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移动学习应用促进随时随地学习,扩展课堂外学习空间;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学生历史学习数据挖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自动推送适合难度练习;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记录学生数学学习全过程,全面展现学习进步轨迹。这些技术手段不仅优化评价过程,提高评价效率,更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发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实践为例,教师运用智慧课堂系统开展全程评价。课前通过微信小程序推送预习任务,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基本计算方法,系统自动收集学生观看时长与预习测试数据,教师据此调整教学重点。课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计算过程动画,演示365×24计算步骤,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同步操作,系统实时采集学生作答情况,即时反馈正确率。针对普遍出现位置对齐问题,教师调用网络资源库中相关微课进行针对性讲解。课堂练习环节,系统根据学生表现自动推送三级难度题目:基础题如320×45,提高题如504×36,挑战题如287×65。学生解题过程通过手写板记录上传云平台,形成个人数字档案。课后智能作业系统推送个性化练习,如部分学生易错含0乘法专项训练。家长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查看学习报告,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结论: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个性化指导缺失等问题制约教学效率提升。应对这些挑战,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成为关键途径,情境教学法、游戏化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应用能有效提升课堂学习体验。同时,现代技术手段整合为教学评价带来革新,数字化学习平台、多媒体资源应用等技术支持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整合现代技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曲云.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4,(15):159-162.

[2]刘晓霞.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4,(08):88-90.

[3]冯景霞.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