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融入项目式学习的实践

作者

纪子义

福建省仙游县智华中学 邮编:351265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探索项目式学习在语法教学中的有效融入路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小型化项目任务,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体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内化语法知识,并通过系统化实践活动提升语法应用能力。将项目式学习融入语法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语法知识向交际能力的转化。实践证实,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保证语法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改进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小项目式学习融入英语语法教学的课堂设计与实施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小型项目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先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将语法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际情境。在具体实施环节,教师通过设置循序渐进的任务链,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目标语法知识,例如在教授条件句时,可以设计“校园环保提案”项目,让学生运用条件句表达环保建议;在学习被动语态时,可以开展“新闻播报”活动,引导学生使用被动语态报道校园新闻。

这种小项目式的教学设计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任务难度,确保项目既具有挑战性又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同时,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目标语法知识,建立起对语法规则的深入理解。

二、项目式学习促进英语语法知识内化的教学策略

在项目式学习促进英语语法知识内化的教学策略中,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自然掌握语法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任务的设计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知识,使语法学习与真实交际紧密结合。教师应当通过精心设计任务链,将语法目标融入到项目活动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和运用目标语法结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语法规律,通过互相交流、讨论来加深对语法的理解。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创造有利于语法内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既要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又要注重语言实践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中掌握语法规则。

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为例,教师应当设计“青少年生活调查报告”项目来引导学生内化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在项目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作息、课余活动、兴趣爱好等话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同学们的生活信息,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普遍现象和习惯活动,用现在进行时表达正在进行的活动和近期的变化趋势。在采访和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访谈提纲,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准确运用目标语法结构。学生在整理调查结果时,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总结,用恰当的时态描述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发展变化。教师通过项目任务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状态,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法知识,建立起对语法规则的深刻认识;而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活动中提升语法应用能力。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使语法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规则讲解和机械练习,而是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实际需求中,有效促进了语法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三、项目式学习提升英语语法应用能力的实践探索

项目式学习提升英语语法应用能力的实践探索需要通过系统化的项目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法知识进行交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多层次、递进式的项目任务,使语法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和巩固。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表达思想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准确运用语法的能力。教师在项目设计中注重任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然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并通过项目活动的组织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语法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语法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提升语法应用水平。

以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单元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文化传承大使”项目来提升学生对过去时态和被动语态的应用能力。这个项目要求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历史文化传统,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和采访活动,撰写一份完整的文化传承报告。学生需要运用过去时态描述历史事件和传统习俗的发展变迁,使用被动语态介绍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通过走访当地博物馆、文化场所和民间艺人,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并准确运用各种时态和语态来记录采访内容,描述传统习俗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在撰写调研报告时,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准确表达历史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练习和巩固目标语法结构,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项目成果展示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口头报告或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调研成果,这个过程既是语法应用能力的检验,也是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适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融入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语法知识的内化,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继续探索项目式学习在语法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路径,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语法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媛. 项目式学习(PBL)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21.

[2] 杨玉靖. 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与效果[J]. 电脑校园,2023(20):282-284.

[3] 陈祥.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探讨[C]//教育发展与科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