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借助心理暗示活动增强小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安居实验小学

摘要:本研究着重聚焦借助心理暗示活动提升小学生注意力这一关键主题。在小学教学里,心理暗示极为重要,它能巧妙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助力学习。文中通过具体教学策略及实例深入探讨其积极影响。像营造积极氛围,帮助学生养成上课好习惯;关联生活情感元素,增进情感认知,让学生因情感触动而专注;设置角色体验情境,提升自主参与度,使其主动集中注意力。旨在为小学教学实践提供实用参考,进一步优化教学成效。

关键词:心理暗示;小学生;注意力;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学这个阶段,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状况直接关乎学习效果,由于小学生年龄上的特性,注意力容易出现分散现象,长时间聚焦学习内容不太容易,心理暗示作为一种潜在对个体心理行为产生作用的手段,要是巧妙运用进教学里面,可有力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挑起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成效,开展借助心理暗示活动加强小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暗示助力养成上课好习惯

对学生而言,良好的课堂氛围可谓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感受到学习环境的惬意与有序,进而更容易集中精力,培育良好的上课习惯,教师可借助语言、表情、教室布置等各方面营造积极氛围,用饱含热情激励的话语开场,微笑着跟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把教室装饰成充满学习元素的样子等,这般的环境暗示能让学生自觉去调整状态,介入到课堂学习里面,渐渐养成专心听课、积极思索等好习惯。

以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第五课第二节“上课的好习惯”为例,老师在上课这件事开始前,把教室的灯光弄成既明亮又柔和的效果,在黑板上借助彩色粉笔写下本节课主题,四周画一些乖巧的、正认真学习的卡通人物模样,上课铃声响起后,老师微笑着跨进教室,以活泼还饱含期待的口吻讲:“同学们,今天咱又到这有趣的课堂了,相信大家都能像黑板上认真的同学那样好好表现哈!”在教学过程当中,当有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回答问题时,教师即刻给予肯定与称赞,这就是认真听课的收获,大家得向他看齐哦,依靠这样的语言及环境暗示,学生们在这堂课当中都格外专心,积极投入互动,众多原本容易出现走神情况的学生也能自觉把坐姿端正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良好上课习惯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被养成。

二、牵系生活的情感元素,暗示增加对情感的关注聚焦

将教学内容跟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元素相连接,属于一种有效的心理暗示手段,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跟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情感体验有关联时,会在心里产生对其的重视感,注意力更易聚焦在一起,因为情感是最能引起内心触动的部分,凭借情感关联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学习内容燃起兴趣,进而集中心思去了解、去涉足。

当开展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第六课第二节“妈妈的生日”教学时,教师提早让学生们回家弄明白妈妈生日究竟是何时,以及家里在妈妈生日时的一些庆祝方式等,老师先把自己小时候给妈妈过生日的温馨故事分享了出来,用饱含深情的话语描绘当时的场景,看着学生们慢慢被吸引过去的眼神,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妈妈生日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儿呢?”引导学生们逐个回忆起和妈妈有关的点滴,情感得到了充分激发。然后老师引入课文内容,告诉众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怎样给妈妈过个更有意义的生日,如何表达出对妈妈的那份爱,学生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都满心期待地想从课文里得到更多好点子,浓浓的亲情氛围把整个课堂都淹没了,学生们也鉴于情感联系引发的心理暗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内容里。

三、筹备角色体验境况,提示带动自主参与度增长

搭建角色体验情境,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会给他们形成主动参与、扛起责任的心理暗示,要是学生进入角色后,会为了把角色任务完成得更好而主动聚焦注意力,去领会、去思索相关的知识内容,该方式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学习调转为主动学习,故而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增强专注力。

在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第七课第二节“我是小老师”这一教学环节里,教师首先把学生合理地分成若干个小组,跟着让每组推选一位“小老师”,使其为别的同学讲解本节课心理健康课程知识点,教师认真带领学生回忆日常课堂上老师的状态、讲解思路以及互动形式等,还针对“小老师”们进行了简单却顶用的培训,协助他们更贴切地进入角色状态。“小老师”们一个接一个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中规中矩地开始授课,他们有地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涂画书写,或是层次分明地讲解重点内容,那专注用心的样子,就仿佛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讲台下的同学们跟往日状态不一样了,都目不转睛地听着,眼睛紧紧地盯着“小老师”不放,手中随时准备对内容进行记录、提问或者补充。每一位“小老师”都晓得自己扛起了传递知识的使命,所以不敢有一丁点儿的懈怠,一心专注地梳理知识点、组织言辞,力图把知识说得简单易懂,而下面聆听的同学鉴于角色转换了,新鲜感爆棚,听得极为用心,全班同学都在“小老师”这一角色的引导下,自主参与的活跃度大幅上升,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不错的锻炼与强化,课堂气氛既活跃又高效。

综上所述,上面提到的多样心理暗示教学策略对小学教学实践意义重大,从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到牵扯生活当中的情感元素,然后到开展角色体验情境设置,各角度彼此协作,好似为学生的注意力构建了多重“保护罩”,它们切实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件事上,助力学生更全身心地投入知识的探索中,进而大幅提升学习的成效,这些管用的策略恰似宝贵的教学良方,值得广大教师于日常教学里再深入探究、灵活施展,以带动教学质量不断上涨。

参考文献:

[1] 潘敏.正念训练在培养小学生注意力品质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 2023(14):19-21.

[2] 倪苏昱.家校互动合作,提升小学生注意力品质[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23(6):0069-0070.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抗干扰学习》课程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阶段性成果,课题审批编号:250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