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陈春兰
南京东南实验学校 211102
引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路径。传统讲授式课堂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探究需求,而 AI 支持的智能分析、自适应学习系统和虚拟实验工具,能动态跟踪学生思维过程,为其提供定制化探究任务与即时反馈。通过构建“问题生成—自主探究—智能诊断—反思拓展”的教学闭环,人工智能不仅优化了探究活动的精准性与互动性,更助力教师从经验型指导转向数据驱动的差异化教学。
一、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中教学的意义
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难以满足每位学生不同的理解需求。然而,借助智能诊断系统,AI 能够实时分析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提供针对性的练习来弥补不足。这不仅让基础较弱的学生有机会加强技能,也让优秀的学生参与更高级的任务,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在探究活动中,如Geometer‘s Sketchpad(几何画板)和代数计算程序等工具可以快速完成复杂的计算或动态演示,使课堂时间更加专注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探讨函数图像变换时,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参数即时观察图像变化的规律,从而从实际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的本质。此外, AI 还能模拟现实世界的问题场景,比如,利用数据分析预测校园活动的参与人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这种技术强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数字时代必备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发展核心数学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利用智能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初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正朝着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智能学习平台的引入,使教师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支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而 AI 驱动的平台能够收集并分析学生的表现数据,包括答案、互动和思维过程,从而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例如,如果学生在代数中经常出现符号错误,平台可以识别这些弱点,并自动提供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动态演示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逐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主动构建知识,AI 技术在整个过程中提供智能支持。在“统计与概率”单元中,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计差异化的探究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平台提供实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任务,如调查同学的身高分布;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如,探讨不同抽样方法对统计结果的影响。通过情感识别技术,系统能够监测学生的情绪状态,并在学生因难题感到沮丧时自动调整任务难度或提供鼓励,确保学生在适度的挑战中保持学习兴趣。
(二)结合 AI 增强显示虚拟技术,促进数学可视化探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的虚拟技术,让学生在学习高深度的数学题时,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几何图形题”在学生做题没有很好的思路的时候,AI 虚拟技术可以把几何图形投影成立体图形,丰富学生的形象力和知识水平,帮助教师节省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画出想要的图形,还可以进行智能化分层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反馈。学校可以创建一个自适应化学习系统通过 5\~10 分钟的快速测试诊断,诊断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便于学生可以及时的对薄弱的地方进行练习和诊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AI 虚拟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和历史进行垮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和历史人物进行对话,帮助学生结合跨学科学习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 AI 的虚拟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沉浸式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帮助理解抽象概念,帮助学生纠正固化的思维模式,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思维和方式。AI 虚拟技术通过多模态交互和智能分析,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引导作用。
(三)利用AI 辅助协作学习,促进探究中的深度讨论和反思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AI 辅助协作学习不仅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通过智能化工具重构了师生互动与生生协作的路径,使数学探究从单向知识传递转向多维深度对话。这种融合技术的课堂生态,以数据驱动精准捕捉学习需求,以算法支持动态优化讨论路径,从而在抽象数学概念与具象问题解决之间架起反思性实践的桥梁。AI 在数学探究中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作为“认知脚手架”的作用。当学生分组探究函数图像性质时,智能学习系统能实时分析各组解题轨迹,自动生成阶梯式提问:“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系数有何关联?若两组数据结论矛盾,可能忽略什么隐含条件?”这类由机器学习生成的启发性问题,比传统教师巡视指导更具针对性,既能防止讨论偏离数学本质,又能将思维引向概念内核。
结语:人工智能与探究式教学的融合重构了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态。实践证明,AI 技术通过精准诊断学情、生成探究线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动机。然而,技术应用需警惕过度依赖算法而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人机协同的最佳平衡点,并关注伦理风险。
参考文献:
[1] 曾鹏志 . 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C]// 广东省电子学会 .2024 年(下半年)“电子技术与信息科技”研讨会论文集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 ;,2025:2-5.
[2] 王东 , 于鹏丹 , 钟永江 . 人工智能视域下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J]. 中小学电教 ,2025,(Z1):142-145.
[3] 苏秀荣 , 黄勇 , 王敏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数学作业创新管理研究 [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5,41(0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