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段银燕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炎陵中学

摘要:本文从跨学科视角探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课程设计与资源整合策略,阐述有效教学方法与课堂实施途径,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跨学科英语教学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知识融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跨界思维能力。跨学科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初中英语;课程设计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更新与课程改革深入,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范式受到广泛关注。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思维方式形成关键期,英语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天然具备跨学科融合优势。跨学科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旨在打破传统单一学科教学模式,融合多学科知识内容,构建综合性学习环境。本文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三个维度,探索跨学科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构建路径,为深化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跨学科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资源整合

跨学科英语教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学科内在联系规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框架。一是课程设计需确立明确教学目标,兼顾语言能力培养与学科知识拓展,强调思维方式训练,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二是课程内容选择应紧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精选与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学科紧密联系主题,构建螺旋上升知识结构体系。三是教学进程安排需考虑学科知识衔接逻辑,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确保内容覆盖广度同时保证学习深度。学习活动设计还应强调参与性与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网络。

跨学科英语教学资源整合是实现有效教学关键环节。教师需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类教学资源,构建丰富多元资源库。在传统教材资源利用上,教师应打破单一教材局限,整合多学科教材内容提炼共同主题,构建知识联结点。数字资源利用方面,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网络平台、教育App、虚拟仿真软件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而在社会资源引入上,可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社区服务等活动拓展课堂边界,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师资团队建设尤为重要,可通过组建跨学科教师协作共同体,定期开展备课研讨,促进学科间对话交流,共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不应简单叠加,而是基于教学目标精心选择与科学组织,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二、跨学科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与课堂实施

跨学科英语教学方法旨在打破传统语言教学局限,融合多元策略构建有效学习路径。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语境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自然融合,增强学习意义感;主题探究法围绕跨学科主题开展系统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项目学习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应用英语与多学科知识。而合作学习法促进不同特长学生互助协作形成学习共同体;技术支持法利用信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途径。课堂实施需精心设计各环节:课前准备阶段明确主题目标梳理学科关联;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建立知识联系;知识建构阶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跨学科联系。在活动实践环节通过讨论扮演分析等形式应用所学解决问题;反思总结阶段梳理要点归纳方法形成认知闭环;课后拓展则布置开放性作业引导深入探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e're Family!”主题与家庭成员相关,应当结合历史、社会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例如教师应当设计家谱探究项目,将英语学习与历史文化探究相结合。学生先学习英语版本家庭成员称谓,随后查阅中国传统家谱文化资料,比较东西方家庭结构差异,用英语绘制自己家谱并介绍家族历史。课堂中引入生物学知识,讲解基因遗传原理解释家族特征传承规律,学生通过英语描述自己与家人相似特点;并在社会学视角下,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国家家庭结构演变历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家庭模式影响。教师还要组织全球家庭文化英语调查活动,学生分组负责不同国家家庭文化探究,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制作英文多媒体展示。跨学科整合使语言学习具备文化历史深度,学生既掌握语言表达又理解背后文化内涵,促进学生从单一记忆词汇句型转向多维度理解应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视野,让枯燥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且富有意义。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跨学科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跨学科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摒弃传统单一考试模式,构建多元综合评价架构。评价维度需涵盖语言能力、学科知识、思维品质、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多方面,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元视角,形成立体评价网络;评价方法宜结合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种形式,既关注结果也重视过程。评价标准制定必须科学合理,既有共同基本要求,又留有个性发展空间,既注重横向比较也关注纵向进步;评价结果运用应避免简单排名,强调发展性功能,为教学改进与学生成长提供依据。反馈机制方面,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在学习活动结束后立即给予反馈;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表现给予精准反馈;遵循建设性原则,既指出问题又提供改进建议;遵循互动性原则,鼓励开展平等对话;遵循持续性原则,建立长效反馈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nimal Friends主题为跨学科评价提供丰富素材。教师应当设计动物保护综合项目,融合英语、生物、地理、道德等学科知识,建立相应评价体系。学生学习动物相关英语词汇与表达后,分组调研濒危动物现状,制作英文保护宣传册。评价时采用多维指标:语言应用方面评估词汇准确性、句法多样性、表达流畅性;知识融合方面考查生物知识应用、地理环境描述、生态关系分析能力;思维表现方面关注问题发现、方案设计、创新思路;合作学习方面评价任务分工、沟通协调、团队贡献。具体操作上,每组完成自评表记录贡献与反思,小组间进行互评提供建议,教师则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展示问答等方式全程评估。

结论:跨学科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通重要尝试。通过科学课程设计与资源整合,创新教学方法与课堂实施,完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能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与效果。跨学科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探究应当进一步探索不同学科知识深度融合路径,开发更多跨学科教学资源,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为跨学科英语教学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武丹丹. 跨学科视角下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探索[J]. 甘肃教育,2024(3):50-53.

[2] 倪淑娴. 跨学科整合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2025(6):36-38.

[3] 何宝芹.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探索[J]. 孩子,2023(22):38-40.